各有關會員企業、省級鐵合金工業協會:
2015年3季度工信部產業政策司、財政部經濟建設司聯合委托我會課題組開展《研究制訂鐵合金(含工業硅、電解金屬錳)行業生產能力水平評價指標體系》課題研究,要求2016年8月初完成。為此,按照課題研究進度計劃安排,4月份課題組開始對主產省區鐵合金生產企業進行調研,重點征求《研究制訂鐵合金行業生產能力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初步意見》的修改意見和建議。敬請各有關會員企業、省級鐵合金工業協會給予接待,并請有關省區行業主管部門給予指導。
特此通知
中國鐵合金工業協會
2016年4月13日
附件一:
指標體系初步意見
2015年3季度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財政部經濟建設司聯合委托我會課題組開展《研究制訂鐵合金(含工業硅、電解金屬錳)行業生產能力水平評價指標體系》課題研究,要求2016年8月初完成。鐵合金行業生產能力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是分析鐵合金企業生產能力水平、評價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基礎,是判斷鐵合金行業生產力、生產關系、供需平衡、行業運行狀況的主要指標,是“十三五”期間國家進行鐵合金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要依據。通過課題組初步研究討論,現提出研究制訂鐵合金行業生產能力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初步意見 (電解金屬錳生產與鐵合金不同,委托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研究制訂其評價體系)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跟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按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深入了解企業基本情況,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鐵合金行業生產能力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科學分析現階段行業生產能力發展動態和存在的問題,從而有效地化解過剩產能,引導產業轉移,加強鐵合金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促進行業轉型升級。
二、基本原則
1、科學性和合理性原則。制訂鐵合金行業生產能力水平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各項指標,概念明確清晰、定義準確、內容簡明、合理,有具體的科學內涵和計算方法。
2、整體性和代表性原則。整個指標體系覆蓋面要廣,能統籌考慮各個因素的系統功能,能夠全面、客觀、準確地反映鐵合金企業生產能力綜合水平。同時,又抓住主要矛盾,選擇的指標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3、層次性和獨立性原則。指標體系有鮮明的層次結構,充分考慮行業多品種生產的特點。同時,選取的指標相對獨立,盡量減少指標間的藕合和重復現象。
4、可操作性和實際度量原則。選取的指標盡量采用行業規范條件和國家標準及相關規范的有關規定,并盡量選取和利用現有生產技術統計指標、財務指標。
鐵合金行業品種繁多,企業生產多樣,有生產單一品種、生產線也比較單一的企業,也有生產多品種、而且每個產品有多條生產線的大型綜合企業。因此,為方便以企業為單位進行評價,設想鐵合金行業生產能力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分四個層級。一級指標設鐵合金企業生產性指標子體系和鐵合金企業綜合性指標子體系2個,兩個子體系滿分都是50分。鐵合金企業生產性指標子體系,二級指標設工藝裝備、電力供應消耗、礦石供應消耗、物流運輸、環境保護安全生產5個,三級指標14個、四級指標35個。鐵合金企業綜合性指標子體系,二級指標設生產布局、人員因素、科技創新、經營綜合效益4個,三級指標10個、四級指標35個。整個指標體系,一級指標2個、二級指標9個,三級指標24個、四級指標70個,總分值100分。
實際評價企業生產能力水平時,如該企業生產兩個品種及以上,鐵合金企業生產性指標子體系評價,則先按該企業實際生產品種分別評價,最后按品種產能比例求得加權平均分值,作為該企業鐵合金企業生產性指標子體系實際評價得分。然后再與鐵合金企業綜合性指標子體系實際評價得分相加,得出該企業鐵合金生產能力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總得分,作為評價該企業生產能力水平依據。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