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除了相互指責,這次鋼鐵會議沒有取得任何成果。”針對前兩天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鋼鐵行業(yè)過剩產能和結構調整高級別研討會,一名與會的歐盟委員會官員21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這么說。他表示,這次會議開始的氣氛就不對,多數(shù)國家將矛頭直指中國,但其實,“導致全球鋼鐵產能過剩的原因很多”。此前一天,參加完該研討會的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代表發(fā)表了旨在督促各國采取措施恢復全球鋼鐵市場平衡的聲明,而外媒依然拿“中國未在聲明中簽字,規(guī)避減少鋼鐵產能的集體行動”來說事。
據(jù)美國彭博社20日報道,美國等國當天發(fā)表的關于鋼鐵市場產能過剩聲明稱,全球鋼鐵行業(yè)的重構應該由市場推動,各國應采取措施,確保政府和政府支持的機構不為虧損的鋼廠提供補貼和支持。中國在此聲明中沒有簽字。美國全國廣播電臺20日稱,雖然布魯塞爾鋼鐵會議發(fā)表了這則聲明,但不知道效果如何,因為中國“什么都不愿意做”。彭博社稱,由于中國大規(guī)模出口鋼鐵,國際鋼鐵貿易情勢日益惡化。中國的鋼鐵產能占了世界的一半。歐盟貿易專員馬爾姆斯特倫表示,“中國已經宣布對鋼鐵產業(yè)進行改革,這是值得期待的一步,但中國需要做的不止這些”。
21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的歐盟委員會官員表示,這次會議本該是大家坐在一起,客觀理性地針對鋼鐵產能問題尋找應對之策,但會議一開始氣氛就不對,多數(shù)國家認為中國是導致全球鋼鐵產能過剩的直接原因。“這種看法是簡單片面的,導致鋼鐵產能過剩的原因很復雜,一味要求中國做出改變不公允。這只能刺激中國做出對抗性反應,沒有其他好處。”
“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下行和需求萎縮是當前全球鋼鐵產能過剩的根本原因。”代表中國出席此次會議的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張驥21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等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既是鋼鐵生產大國,又是消費大國,85%至95%的鋼鐵產能都用于內需,未來中國城鎮(zhèn)化建設、棚戶區(qū)改造、建筑標準提升等都將繼續(xù)增加對鋼鐵的需求。與此同時,中國還進口大量鋼鐵產品。去年,中國鋼鐵出口為1.12億噸,只占中國鋼產總量的14.5%,而有些西方國家的鋼鐵出口占其產量的比重高達40%。
有分析稱,由于這次會議沒有進行建設性商談,而是一味向中國施壓,注定不會取得任何突破。不過英國廣播公司稱,雖然未能解決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引發(fā)市場沖擊等問題,但這次會議開啟了新的對話前景。英國《每日郵報》稱,此次會議提供了與中國繼續(xù)就合作進行對話的可能。
- [責任編輯:Chen Zhen Se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