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月24日從安徽省地礦局獲悉,去年該局共承擔地質勘查項目502項,提交了銅、鉬、鎢、鈾、鐵多金屬等規模以上礦產地9處,探明的礦產資源總值超6000億元,為建設美好安徽提供了有力資源支撐。
近年來,安徽省地質找礦實現多項突破,連續探明廬江泥河鐵礦、祁門東源鎢礦、池州黃山嶺鉬礦等多個大型金屬礦。去年,省地礦局探明的金寨沙坪溝鉬礦,提交鉬資源量220萬噸,儲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安徽省建國以來發現最大的金屬礦床,它的發現改寫了中國“大別山東段無大礦”的歷史;寧國市竹溪嶺、績溪縣逍遙、祁門東源外圍有望提交3處大中型礦產地;東至楊老尖、樅陽黃梅尖,廬江沙溪、小包莊,蒙城西賈莊,銅陵雞冠山-長龍山,池州西山,廬江泥河鐵礦外圍等項目,均顯示了較好的找礦前景。
省地礦局還積極利用地質技術,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去年,該局承擔新開公益性水文、工程地質測量、環境地質調查項目11個、基金項目5個,完成4幅1∶5萬公益性立體地質填圖項目;全年制作《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154期,避免經濟損失2200萬元。此外,還在五河縣建成1口供水示范井,基本滿足了當地百姓生活飲用水要求;在泗縣打出8口供水示范井,解決了當地6.1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在合肥濱湖新區地熱勘查時發現了地下熱水,對合肥濱湖大城市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