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市剛剛從暴漲暴跌中抽身出來,逐漸步入正常軌跡,可接下來的日子,礦貿商們依然迷茫,操作顯得及其謹慎,致使市場流通資源相當稀少,到底是該挺進還是該等待,這個問題,無疑還是要從鋼市中去尋找答案。
前幾日的鋼材不斷暴漲暴跌,明顯能感覺到那時鋼材的大漲未必是真正的漲價,而是市場的大幅震蕩,有種必然會引起回落的風險,而自大起大落之后,本周起帶鋼和鋼坯都在逐漸上揚(如圖一所示),而且成交不錯,慢慢去追高點,成品材穩步上漲給市場的整體上揚奠定基礎,只有與成交量成正比的上漲,才是真正的回暖跡象。而鋼市整體上漲又怎能單單落下國產礦呢?
首先,讓我們在粗鋼產量方面再分析一下,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3月上旬,鋼鐵企業日產粗鋼158.74萬噸,比上期減少0.45萬噸,下降0.28%。據此估算,本旬全國日產粗鋼207.61萬噸,比上期下降1.8%。粗鋼產量的下降預示著,鋼材價格或將會有所上揚可能,這對內粉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利好的信號。
然后,宏觀方面,房地產行業迅速反彈緩解了市場對鋼鐵供過于求的悲觀看法。目前鋼鐵整體社會庫存水與去年相比,同比減少了178.09萬噸,降幅高達22.32%,同時鋼廠庫存也明顯低于去年同期。庫存偏低,但是需求復蘇強勁,特別是中端貿易商在鋼價大漲后出現集中補庫,鋼廠也開始頻繁挺價。再就是不久將在唐山召開是世博園藝博覽會,這對鋼鐵行業也是一次提振,對此期盼的商家不在少數,可后期限產減產的力度如何,還將取決于天氣,總之畢竟是鋼市利好因素。
可是國產礦為何遲遲難以與鋼市順道而行,主要原因還是在鋼廠。也許是受前期鋼市的暴漲暴跌影響,國產礦貿易商出貨顯得及其謹慎,致使市場流通資源相當稀少。不管是東北還是唐山,商家都在惜售堅挺操作,致使市場上流通的資源很少,可就是鋼廠依然在做抗衡,一方面采購積極偏差,鋼廠之所以這樣淡定,就是因為年前多數都對內外礦有備貨行為,另一方面用盡各種辦法,如偷偷的低報高采或高噸位加價等手段,與貿易商做價格上抗衡。不得不說鋼廠的先見和手段確實短暫的抑制了內粉的上漲空間,但是鋼材還在趨強,外礦也不見多大的弱勢,鋼廠的備貨總會用完,到那時如果商家心態依然堅挺,鋼廠又在雙重上漲的壓力下,不得不對采購價做出小幅調整,國產礦才真的將會有所突破。
總之,鋼市剛剛從暴漲暴跌中抽身出來,逐漸步入正常軌跡,礦貿商們只要在堅持,能看時機而動,光明將就在前方。
- [責任編輯:Chen Zhen Se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