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佐治亞大學的科研人員制備了一種以氧化鐵為核,以二氧化鈦為殼的核-殼納米結構催化劑,該催化劑可以更高效地把太陽能轉變為化學能,為未來清潔、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KunYao作為本次項目的首席研究員,他指出:這項納米結構材料的研發將會引起電子產品和能源領域的變革。Yao認為,近幾年來,為了更有效地利用太陽能,科研工作者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去探索一種可持續的方法來滿足全球長期能源的需求。一種有效的方法是制備高效催化劑,可以把太陽能通過化學反應轉變為化學燃料,從而減少空氣的污染。
佐治亞大學的研究者們通過二氧化鈦制備納米結構材料,將該材料應用于太陽能分解水、二氧化碳轉換、環境凈化等領域。這種復合材料具有無毒性、成本低、高穩定性等特點,因此在上述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業內人士指出,這一具有突破性的成果為可持續的能源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隨著更深入的研究和發展,該催化劑有望在近幾年里投入生產,具有幫助全球應對能源和環境問題的巨大潛力,商業價值不容小覷。
二氧化鈦作為此高效催化劑的重要元素,是一種廉價而豐富的材料,已被科學證明其具有良好的化學性質,廣泛應用于抗紫外材料、紡織、光催化觸媒、自潔玻璃、防曬霜、涂料、油墨、食品包裝材料、造紙工業、航天工業、鋰電池、超級電容等領域。分析認為,隨著新材料“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逐步推進,二氧化鈦有望在新材料應用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Chen Zhen Se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