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已經連續做了十年左右,但現實卻是,鋼鐵行業的過剩產能越來越龐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顯示,當前鋼鐵行業困境依舊由產能過剩引起。數據顯示,2015年的我國鋼鐵產能近12億,而同年國內鋼材市場需求量僅為7億噸,產能利用率不足67%,預計2016年國內鋼材消費量將進一步下跌至6.48億噸,產能利用率也將進一步下滑。
嚴重的產能過剩直接將整個鋼鐵行業推進了虧損的深淵。
2015年是鋼鐵行業深處寒冬的一年,這一年鋼鐵行業全面虧損。據中鋼協 的報告顯示,2015年前11個月,重點鋼企虧損531.32億元。而前三季度重點統計鋼企的虧損總額為281.22億元,僅兩個月的時間,在中鋼協統計 范圍內的重點鋼企,虧損額便翻了一番。同時,鋼企虧損面在不斷擴大。2015年前10個月共有51家企業虧損,同比新增27家,而11月虧損鋼企猛增至 62家。僅鋼鐵重鎮河北唐山地區已有多家鋼企停產。
進入2016年后,鋼鐵行業虧損額仍在加大。事實上,因為近兩年鋼鐵產業已經出現嚴重的供大于求,中央也在加大去產能的力度,2015年鋼鐵產能已經有所壓縮,但因為消費的下降,去產能在2016年度壓力仍然巨大。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粗鋼累計產量80383萬噸,同比下降2.3%;生鐵累計產量69141萬噸,同比下降3.5%;鋼材累計產量112350萬噸,同比增長0.6%。我國粗鋼累計產量自1981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粗鋼表觀消費量下降5.1%,為連續兩年下降。產量、需求雙雙下降,正式宣告中國鋼鐵消費進入峰值弧頂區。
同時,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指出,我國鋼材實際消費6.64億噸,同比下降5.4%,為1996年來首次下降;鋼材出口1.12 億噸,同比增長19.9%。2006年以來,我國粗鋼產能利用率呈明顯下降趨勢,尤其是從2012年開始,粗鋼產能利用率持續在合理水平線以下,2015 年粗鋼產能利用率不足67%。同時,鋼鐵行業虧損嚴重,2015年鋼鐵協會會員企業虧損645億元,虧損面為50.5%,企業經營十分困難。
“我們到五個地區調研鋼鐵產能過剩問題,走訪的110多家企業普遍希望國家層面拿出相應的辦法,目前企業都不愿意看到‘我減產你不減產,我壓縮你不壓縮’的現象出現,所以觀望情緒很重。”全國工商聯冶金企業商會原名譽會長趙喜子表示。
曾經的鋼鐵盛宴開始落幕,留下嚴重過剩的產能卻很難消化。由于產能嚴重過剩,部分生存困難的鋼企已產生強烈的退出愿望,但都在等待著政府能夠出臺更有利的退出方案。
- [責任編輯:Chen Zhen Se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