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未來5年,格林美將繼續堅守綠色循環產業,從中國第一梯隊走向世界第一梯隊”。昨日下午,在省兩會新聞發布會上,省政協委員、格林美董事長許開華信心十足。
2015年,格林美處理的電子垃圾占全國報廢總量的15%,小型廢舊電池總量占全國報廢總量的10%以上,循環再造的動力電池原料占市場總量的20%以上。
“看到這組數據,我自己都十分感動”,許開華說。
電子垃圾變身“城市礦山”
“如果說無害化處理是電子廢棄物回收的基本要求,從中尋寶就是格林美賴以生存的命脈。”許開華說。“在許多被人們稱之為‘廢棄物’的物品中,蘊含著寶貴的財富。數據顯示,廢舊家電經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加工后,60%~80%可以被分離成純度較高的銅、鋁、鐵類金屬、不銹鋼、塑料、貴金屬混合物等再生資源。”
許開華告訴記者,“我們一年從電子垃圾中煉出的銅有3萬噸。在省內僅次于大冶,是全省第二大‘銅礦’。”
因此,格林美給這些“電子垃圾”起了一個貼切的名字——“城市礦山”,并認為,“城市礦山”正在成為一種比天然礦山更具開發價值的資源。
循環利用彌補稀有金屬市場缺口
從電子垃圾中開發金山銀山,格林美的理念在它自身的發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以鈷、鎳為例,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它們在我國的蘊藏量并不豐富,對進口依賴度非常高。但鎳氫電池、鈷鎳廢料、報廢的硬質合金鉆頭、鋰電池中蘊含著豐富的鈷、鎳資源。通過回收,僅荊門格林美城市礦產資源循環產業園每年回收的鈷資源就達2000噸以上,超過我國原鈷開采量。通過提煉再制造,格林美每年生產鈷鎳粉末達5000噸,成為世界上第三大、中國最大的超細鈷鎳粉末的制造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小型廢舊電池與鈷鎳廢物循環利用基地。
“這種模式生產的鈷鎳粉讓格林美的產品毛利率不受原礦開采成本和國際市場金屬價格波動的影響,形成較為穩定的優勢。”許開華介紹,格林美超細鈷鎳粉末產銷量在中國行業連續四年第一,鈷粉支撐著中國市場的60%。超細鎳粉的出口,也打破了國外公司壟斷市場近20年的局面,被力拓等國際巨頭譽為“循環經濟的安全供應模式”。
此外,格林美每年回收的鎢資源達5000噸以上,占中國原鎢開采量的8%,還有鎵、鍺、銦等稀有金屬……
創新升級打入全球新能源供應鏈“2015年,為應對各種下滑因素,格林美引進8名博士后,其中包括一位前聯合國雇員,組建成一支創新升級突擊隊,投入3.5億元進軍車用動力電池材料領域”,許開華介紹。
乘著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東風,格林美在荊門建成的7000噸車用三元動力電池材料生產線大獲成功,先后與世界最大的鋰電池制造商三星SDI開展國際新能源產能與市場大合作,進入全球新能源供應鏈。當年就實現動力電池材料產值超過10億元,成為抵御經濟下行與穩定增長的強大動力。
“未來幾年中國將有500萬輛新能源汽車跑起來,對我們來說,就意味著有500萬輛汽車的廢舊電池等著我們去回收,這是多大的市場啊!”許開華振奮地說。(來源:互聯網 僅供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