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2月12日消息稱,歐盟認定自中俄兩國進口的不銹鋼傾銷對歐盟制造商造成實質損害,征收的反傾銷稅最高達26.2%。對中國不銹鋼的反傾銷稅率介于13.8%至16%,對俄羅斯的反傾銷稅率為19.8%至26.2%。反傾銷稅自2月13日周六起生效,將持續6個月;征稅可能延長5年,取決于調查的最終結果。
據悉,去年4月,歐洲鋼鐵行業協會(Eurofer)向歐盟委員會提出申訴,指責中俄兩國向歐盟低價傾銷鋼材,極大地損害本地企業,以此要求對中國和俄羅斯展開反傾銷調查。隨后在歐盟貿易專員寫給中國商務部部長的信中獲悉,歐盟將對三種來源于中國的鋼鐵產品發起新的反傾銷調查。
1月29日,來自歐盟的反傾銷調查正式拉開序幕,歐盟率先表示對中國和俄羅斯進口的冷軋鋼板征收關稅,對中國征收16%的反傾銷稅,對俄羅斯征收26%的反傾銷稅。同時繼續針對中俄兩國的冷軋鋼板展開反傾銷調查。反傾銷調查預計將于8月12日之前結束,明確稅率之后,該稅率一般將適用五年。
另據官方消息稱,2月12日美國AK鋼鐵等4家鋼鐵公司向美國商務部提出申請,請求對進口自中國的不銹鋼板帶材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申請調查產品為軋制的不銹鋼板材和帶材,主要列于美國海關稅則號7219.13.0031至7220.90.0080項下。預計美商務部將于2016年3月3日做出是否立案的決定。
另一方面,為了能對中國實施反傾銷制裁,歐美鋼鐵協會去年底就呼吁反對歐盟2016年后自動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稱中國鋼鐵企業是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危機的主要影響者。這一行為的背后,是因為據中國加入WTO附加條款顯示,中國作為WTO成員國需在2016年12月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如此一來,一旦歐盟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在為中歐雙邊投資創造有利條件的同時,歐盟國家將更難對中國征收反傾銷稅。
- [責任編輯:Ju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