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面實現中國焦化行業結構優化、節能環保、產業升級、技術裝備現代化,以及國際產能合作還具有一定的調整空間,但是嚴重的過剩產能和嚴酷的市場競爭促使部分企業無奈退出已是大勢所趨、不可避免。”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崔丕江指出。
2015年,焦化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形勢呈現出市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產品產量和價格持續下跌、經營效益下滑明顯加重的局面。據統計,全國出口焦炭平均價格從2011年的451.83美元/噸,下降到2015年11月份的161.10美元/噸。進口煉焦煤平均價格從2011年的149.63美元/噸,下降到2015年11月份的81.32美元/噸。同時,焦化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由2011年的178.77億元,下降到2015年1月~10月份的虧損99.45億元,企業虧損面達56%。“獨立焦化企業經營效益正在持續分化,資金緊張的狀況呈現進一步惡化趨勢。”崔丕江介紹。
他指出,焦化行業的經濟運行仍然處在新舊體制的轉換過程中,統一開放和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還有待完善;焦化企業節能減排貫標達標任務緊迫而艱巨;企業資金緊張、相互拖欠的經營風險、經營效益惡化狀況急需改變;企業科學決策、創新管理,建立高效經營運行機制、合理分配機制和人才培養機制還有待改進。行業的主要矛盾是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與平衡地方利益、企業利益、職工利益的矛盾,以及產業總體布局調整、產品結構調整與國家法規政策調整和行業間利益合理分配的矛盾。
結合中焦協印發的《焦化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崔丕江提出,“十三五”期間,焦化企業應全力推進以下工作:一是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進行業創新驅動發展;二是以轉型升級為發展目標,加快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三是以科技進步為支撐,實現行業高效綠色發展;四是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全面提升行業的運行質量和效益;五是以人才培養為本,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
- [責任編輯:Chen Zhen Se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