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向松祚,1965年生,著名宏觀經濟學家,現任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長。
新年伊始,來說說今年的全球經濟趨勢。從經濟數據看,2016年,全球真實GDP增速可能低于3.5%,全球貿易增速可能低于3%,新興市場經濟體普遍放緩,發達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繼續超過新興市場國家。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下滑到6.5%—6.7%。
發達經濟體的亮點仍是美國。預計美國2016年經濟增速2.5%左右,失業率降低到5%以下。歐元區有望擺脫衰退,實現大約1.6%的增長;日本增速約為1.5%;英國將實現大約2%的增速。
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將從5個方面影響新興市場經濟體。其一,國際資金將繼續從新興市場經濟體流出,或者至少流入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資金量將持續萎縮。多個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因此繼續放緩,國際收支赤字繼續擴大,加劇經濟放緩。其二,美元繼續走強(目前美元指數已是13年來最高水平),絕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匯率存在相當大的貶值壓力。貶值預期加劇資金外流,惡化外債償債負擔和國際收支逆差。其三,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匯率持續貶值將惡化通脹預期,央行將被迫加息以遏制通脹,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其四,美聯儲加息將讓大眾商品價格繼續承受壓力。全球有超過20個新興市場經濟體嚴重依賴大眾商品出口。預計2016年石油、工業金屬和農產品價格略有上升,總體價格維持低位。其五,由于經濟持續放緩,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財政赤字將繼續惡化。匯率貶值、國際資金外流、國際收支逆差、債務負擔加重、經濟增速放緩或衰退……將形成惡性循環。預計2016年不會出現1997年、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那樣的大規模危機,然而風險絕對不容低估。
最嚴峻的問題是新興市場國家的高債務或高杠桿,如何確保一個穩定的去杠桿或去債務過程,是幾乎所有新興市場國家面臨的政策挑戰。2009年以來,新興市場國家平均債務水平從GDP的150%上升到195%。公司債務水平從GDP的50%以下上升到75%。目前,巴西和土耳其都面臨經常賬戶逆差、大量舉借外債等困局。中國債務與GDP之比已上升到240%。面臨類似問題的新興市場經濟體,還有南非、智利等。
歐央行將持續加大量寬政策規模、實施負利率貨幣政策,日本和英國持續維持低利率或零利率。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政策和匯率面臨兩難困境:一方面,許多新興市場國家希望采取寬松貨幣或匯率貶值政策來刺激出口和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又擔心美聯儲持續加息和本國降息會加劇匯率貶值和資本外流。如何制定妥善的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成為所有新興市場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挑戰。中國亦如此。
全球實體經濟持續萎靡,資金將繼續流入金融市場或虛擬經濟體系,追逐高收益資產,金融風險可能顯著上升。許多國家的金融市場(包括美國)有隨時爆發局部和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防范局部和系統性金融危機是所有國家面臨的共同挑戰。
轉載環球人物雜志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