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之困出路何在
中國鐵合金網訊:近日全球第二大鐵礦石球團生產商Samarco Mineracao SA宣布停產,導致這一結果的直接原因是巴西鐵礦廢水水壩上周末發生爆裂引發當地最為嚴重的環境危機。由于該事故造成約6200萬立方米尾礦水混合礦渣傾瀉而下,導致多人死傷,被當地檢察部門形容為有史以來最慘重的環境災難。
花旗分析師伊萬在其發布的研報中稱,這座巴西礦山的供應中斷或許有助于支撐球結礦的溢價。而當前的鐵礦石價格已處于十年來最低點。
國內市場上,自鐵礦石期貨上市以來,期價走勢與現貨價格走勢基本吻合,期現價格高度關聯。鋼鐵行業產量數據顯示,2015年年初以來,月度粗鋼產量不斷小幅下降,且降幅有擴大趨勢。1—7月,粗鋼累計產量為4.8億噸左右,同比降幅1%。2015年7月,粗鋼、生鐵、國產鐵礦砂產量分別為6584萬噸、5733萬噸、12619萬噸,環比減少311萬噸、171萬噸、229萬噸,環比減幅4.5%、2.9%、1.8%,同比減幅4.6%、4.8%、7.5%。伴隨鋼鐵產量的下降,鋼企采購鐵礦石策略也發生轉變,以最新的2015年8月庫存情況為例,鋼企平均進口礦石庫存可用天數在22天左右,相比去年同期30天的水平明顯下降。
國內粗鋼產量圖
華泰期貨分析師許惠敏認為,“上周關于鋼廠減產的消息快速傳播,市場對此并不看好。蘇州方面,官方公告雖宣稱在11月13日至11月27日之間限產,但據實際了解的情況,此次政策執行力度并不強,對鋼廠產量影響偏弱。唐山方面,松汀停產事件雖在心理層面對市場造成一定沖擊,然而整體開工率并未受到影響,鋼市悲觀情緒短期看來難以扭轉。
彭博社11月17日援引麥格理分析師團隊的觀點稱,真正凸顯全球大宗商品下跌問題的可能是鋼鐵市場。過去一年,紐約商品交易所熱軋鋼卷期貨近月合約累計下跌近40%。
彭博社報道稱,在過去,圍繞中國鋼鐵消費繁榮的預期推動著整個全球鋼鐵生產,導致鋼鐵產能過剩嚴重,而當前,中國經濟成功實現再平衡則意味著鋼鐵需求將有所放緩。
根據麥格理分析師的觀察,全球鋼鐵需求在2015年將陷入同比萎縮。
解行業之困出路何在
伴隨著國內鋼鐵行業陸續傳出的停產消息,有行業人士支指出,即使目前鋼鐵行業部分企業紛紛退出,對于目前的行業困境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
探究鋼企關停背后的原因,一方面鋼價低廉,鋼價下行;二是鋼企產能過剩,庫存量大;三是企業虧損嚴重,銀行收緊,資金鏈斷裂等等原因綜合作用下導致目前整個鋼鐵行業困難重重,步履維艱的局面。
業內人士認為,要建立有效的產能退出機制。對那些轉產不行,升級改造仍然不行的鋼鐵企業,國家要出臺具體的退出機制和政策,鼓勵和引導這些企業及時退出。盡可能減少庫存壓力,才能有效提升鋼價。
此外,由于鋼鐵行業是國家的基礎行業,對一些重點鋼鐵企業進行資金上的扶持,確保其資金鏈條的安全。要適時地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和引導銀行參與救市。盡管鋼鐵企業不景氣,價格連續降低,利潤一降再降,但是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為此,銀行系統也要充分發揮其資金優勢,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鋼鐵行業的安全,更不能在景氣的時候搶著放貸,當出現困難時卻限貸、抽貸,形成惡性循環,使鋼鐵企業及鋼貿商都深度套牢,負債舉高不下,從而嚴重影響了鋼鐵行業的正常發展。
然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困境,鋼企積極做好自救才是關鍵。鋼企要努力加快產品的升級改造,及時調整產品的生產方向;做好市場定位,樹立符合自身實際的經營理念,走屬于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換言之,避免大家都生產同一種產品,形成積壓和過剩。
芝商所62%品位鐵礦石期貨(TIO) 及其他期權產品,其交易征費豁免已延期至明年6月底止(有待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批準)。現時芝商所鐵礦石組合已可在CME Globex 電子平臺進行交易,買賣價差更佳,有利于提升資本效益。(來源:和訊期貨)
- [責任編輯:liujian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