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值350萬元/噸,到今年11月20萬元-23萬元/噸的均價,近330萬元/噸的落差,不僅擠破了多晶硅行業存在的價格泡沫,更以僅為30萬元-40萬元/噸行業平均成本價一半的差價,擠出了多晶硅企業的“血淚”。“這個價位已經跌破了國內多晶硅企業的生產成本。”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分析師表示。據他透露,國內多晶硅企業平均生產成本為30萬元-40萬元/噸,遠高于目前多晶硅的市場價格。四川樂山一家中型規模的多晶硅生產企業負責人也稱,“我們的生產成本約在30萬元/噸,而市場售價只有20萬元/噸,每生產一噸要虧近10萬元”。多晶硅價格的暴跌導致了行業劇烈洗牌,停產成了大多數多晶硅企業不得已的共同選擇。
11月中旬,先是川投能源發布公告稱,接到公司參股38.9%的新光硅業書面報告,該公司已于近日按計劃停車技改,計劃停車技改時間為半年;之后,樂山電力和天威保變相繼步上川投后塵,在12月2日同時對外公告停產。有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不少企業已停產有一兩個月,只是現在才宣布,且公告未公布停產期限。如此看來,很難說不會影響相關公司業績表現。
據悉,截至11月底,國內有九成多晶硅企業陷入停產關閉狀態。目前除保利協鑫、賽維LDK等還保持全速運轉外,其余多晶硅廠商幾乎全部減產甚至關停;行業開工率較兩個月前大幅下滑,國內產能已較年內高峰期時降低三成以上。
在多晶硅行業洗牌重整中,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的態度。12月14日,工信部對首批符合《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企業名單進行公示,入圍企業包括江西賽維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樂山樂電天威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20家晶硅企業。這批企業將成為2012年多晶硅行業重整的主力,政府部門的資源也將重點投向這部分企業,在行業整合及整體競爭力提升上下功夫。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