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一口氣關停2219家企業
4項主要污染物濃度指標持續下降
昨天,省環保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浙江“十二五”污染減排提前一年實現國家下達的目標。
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是“十二五”確定的約束性指標,包括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4項,比“十一五”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2項。
浙江“十二五”污染減排目標責任書要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減排目標分別是11.4%、12.5%、13.3%和18.0%,目前均已提前完成。
氮氧化物減排比例全國最高
“十二五”以來,浙江省的減排任務是全國最重的省份之一。其中,新增的氮氧化物一項的減排比例為全國最高。
2010年全省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為85.3萬噸,占全國的3.5%,其來源分別是電力60%、水泥12%、機動車18%、其他10%。
“十二五”前四年,浙江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計分別下降13.84%、12.89%、16.02%和19.39%,已完成“十二五”減排目標的121.4%、103.1%、120.51%和107.7%,提前一年實現國家下達的“十二五”減排目標。
2015年,為持續體現浙江省“五水共治”和大氣污染防治的成效,省政府自加壓力,確定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減排目標分別為2%、2%、2%和4%。今年上半年,經環保部核查,浙江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減排比例分別為2.86%、3.71%、4.69%和8.78%,超過時間進度要求。
4項主要污染物濃度指標持續下降
污染減排的成效不僅體現在減排目標的完成上,還體現在環境質量的改善上,這也是減排的目的與落腳點。
“十二五”以來,全省環境中4項主要污染物濃度呈逐年下降趨勢。今年上半年,全省地表水省控斷面高錳酸鹽指數平均濃度為3.27mg/L,比2010年下降11.4%;氨氮平均濃度為0.85mg/L,比2010年下降9.6%;全省縣級以上城市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0.016mg/m3,比2010年下降36%;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為0.03mg/m3,比2010年下降6.2%。
更直觀的數據是:221個地表水省控斷面,I~III類水質斷面占比69.7%,比去年同期提高8.6%;劣V類水質斷面占比8.1%,比去年同期下降7.7%。
縣級以上城市日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為82.4%,比去年同期上升5.1%,PM2.5平均濃度47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7微克/立方米;11個設區市日空氣達標天數比例為76.6%,比去年同期上升5.3%,PM2.5平均濃度52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7微克/立方米。
六大行業共關停企業2219家
通過整治,造紙、印染、化工、電鍍、制革、鉛蓄電池等一大批排放總量大的塊狀經濟實現了優化升級,六大行業共關停企業2219家,搬遷或整治提升3429家。
在污染排放總量明顯下降的同時,六大行業總產值卻大幅增長,鉛蓄電池行業增長113.2%、電鍍行業增長45%、制革行業增長66%、造紙行業增長18%、印染行業增長17%、化工行業增長51%,減排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十二五”新建成各類污水處理廠(站)207個,共有各類污水處理廠359座,設計處理能力1234萬噸/日,基本實現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完成印染、造紙企業提標改造、深度治理、中水回用等1028個工程建設;完成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減排工程建設1368個;全省火電機組、水泥熟料生產線100%都已建成脫硝設施并投入運行,50%以上的燃煤熱電機組已完成脫硝改造,100%的火電機組、燃煤熱電機組和鋼鐵產能都已完成脫硫設施改造。
同時,浙江省率先完成國內第一臺煤電機組的煙氣清潔排放建設與改造,到目前已完成17臺共1293萬千瓦,到2017年將完成所有30萬千瓦以上煤電機組的清潔排放工程。(來源:今日早報)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