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海軍陸戰隊進駐達爾文,必和必拓公司首當其沖。
在澳大利亞和美國政府簽署一項新的軍事協定、決定在達爾文部署2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后,世界上少數單純開采錳礦的公司之一——OM 控股公司的股價下挫了9%。這項協定中尚未透露的新軍事措施有可能危及中國。
已在澳大利亞上市的OM控股公司在澳大利亞開采錳礦,但是它的控股方是中國人,并由中國人雇用的新加坡人管理。中國人此舉是為了防止這種用于增強鋼鐵韌性的金屬價格被澳大利亞的真正“政府”—一世界上最大錳生產商之一的必和必拓公司操控。必和必拓公司的股價在同一天下挫了2%。
澳大利亞礦企的繁榮有賴于中國對鋼鐵、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對這些企業而言,美國與中國開戰將意味著美國軍艦開進南中國海,從而令澳大利亞貨船無法通行——如果說中國沒有趕在這之前決定從一個友好得多、近得多、而且要價低得多的來源(比如俄羅斯)購買所需的礦石和金屬的話。
事實上,OM控股公司的全部年銷售收入為3.08億澳元(合3.07億美元),都是從中國賺取的。必和必拓公司在倫敦的發言人說,在截至今年6月30目的財年,該公司777億美元的年銷售額有30% 都是中國買主貢獻的。
澳政府數據顯示,煤炭和鐵礦石是該國最主要的貿易產品,在上一個財年共貢獻了約920億澳元,占貿易總額的1/3強。中國、日本和印度買走了大部分煤炭,中國還買走了大部分鐵礦石和全部錳。
與此同時,礦產儲量與澳大利亞相當、甚至還要大一些的俄羅斯則有著遠超澳大利亞的潛力,它可以開發那些尚未開采的鐵礦和煤礦,特別是在離中國最近的俄羅斯遠東地區,從而增加對中國的鐵礦石和煤炭出口。
如果中國重新評估今后10年礦產進口來源的戰略優先級,而且如果克里姆林宮也決定幫這個忙,那么澳大利亞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將受到極大的影響。(新華網)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