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光伏組件制造企業的平均產能利用率約77%,天合光能、阿特斯、晶科、晶澳等領先組件制造企業基本滿產,但年產能200兆瓦以下企業的平均產能利用率僅有50%。
綜合各大上市公司近期發布的二季度財報可以發現,上市公司的組件出貨情況持續好轉,環比和同比數據提升顯著。其中,天合光能二季度組件發貨量環比增長20.0%,同比增長30.6%;晶科能源環比提高15.9%,同比增長38.7%;晶澳太陽能環比升高12.7%,同比增長11.5%。
發貨量攀升使得一線組件制造商經營業績大幅提高。天合光能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2億美元,環比增長29.5%;凈收入4310萬美元,環比增長174.8%。晶科能源、晶澳的季度營收環比增幅分別達到16.4%、12.7%。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表示,中國要在2020年實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的20%,光伏總裝機量需要達到150GW,而目前光伏總裝機規模35.78GW,未來5年的年均增長空間超過20GW。
除了國內下游應用市場升溫之外,上半年多晶硅自給率已經升至50%。以保利協鑫為例,1-6月完成多晶硅產量3.67萬噸,同比增長13.7%,預計年產量超過7萬噸;硅片產量7102兆瓦,同比增長17.5%。
王勃華認為,監管光伏產品品質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光伏產品性價比的競爭思路會從壓低價格向提高效率方向轉變。他認為,“現在已經進入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歐美在高效電池方面的博弈愈演愈烈,中國光伏制造業的技術提升還需要各方支持。”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