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市場中把持續進口量大的礦種俗稱主流礦,進口量偏小且不具備持續進口連貫性的礦種成為非主流礦。回顧進口錳礦數十年的發展歷程,澳大利亞、南非、加蓬、巴西錳礦出口中國的錳礦量長期排在前四,我們姑且稱此四個礦種為主流礦,其余劃歸非主流礦。下面我看看近幾年主流礦和非主流礦市場占有率的變化。
按照階段來分,2002-2005年非主流礦占比在32%-39%;2006-2007年非主流礦占比在12%-16%;2008-2013年非主流礦占比穩定在22%-26%之間。2014年非主流礦占比18%,再次降低至20%以下,且2015年上半年這種趨勢沒有改變。從每個階段主流礦和非主流礦市場占有率的競爭來看,非主流礦市場占有率進一步壓縮,在中國市場上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并且這種趨勢預計在未來1-2年內得到改變的可能性較小。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兩點:1、價格因素。當主流錳礦價格降至歷史低谷時期,主流礦的性價比明顯高于非主流礦。2、成本因素。傳統老牌礦山的開礦成本低于非主流礦山,在一輪接一輪的降價競賽中,首先出局的肯定是開礦成本較高的非主流礦。
南非錳礦的快速增長促使其在2013年超過澳礦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成為中國第一大錳礦進口國。其中南非礦中南非半碳酸礦所占比重預估超過50%。這是由于南非半碳酸礦性價比較高決定的;另一方面近幾年,UMK的快速成長,OM和AML相繼投產促使了南非錳礦的產量增加。澳礦在中國市場中的占有率較為穩定,自2008年以來,一直在29%-35%之間;主要是澳洲錳礦的礦山相對集中,主要集中在BHP、CML和OM三個礦山。加蓬礦和巴西礦市場占有率有降低趨勢。(來源:互聯網 僅供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