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鋼廠的高鎳鐵采購價格已經低至840元/鎳(到廠含稅),低鎳鐵的采購價格已經低至1920元/噸(到廠含稅),中鎳鐵采購價格已經低至840元/鎳(到廠含稅)。對此,中高低鎳鐵廠均表示虧本倒掛,但工廠的產量與價格卻呈反向變化。
即便是目前8月份開始,河北地區的預估高鎳鐵產量也比7月份有所增加,工廠實際生產情況并未如預期的那么糟糕。部分工廠雖有意向停產、檢修,但苦于與鋼廠有長協協議,停產困難。此外,部分工廠雖表示有停產意愿,但多想把鎳礦用完再停產。遼寧某高鎳鐵工廠由于前期采購有鎳礦,考慮港口堆存費用較貴,因此最近即便是行情低迷,也選擇復產開工。據悉,遼寧、內蒙地區均有個別工廠高鎳鐵庫存高達2-3萬噸的庫存量。另有部分工廠雖然迫于資金壓力,少量出貨,但仍維持5-6千噸的高鎳鐵庫存。
礦商報價堅挺,7月高中低鎳鐵價格均大幅下滑,但港口鎳礦價格“紋絲不動”。工廠頂著虧損做生產,有人士表示工廠應該聯合起來大幅停產,以此拉低鎳礦需求,迫使礦商低價出礦,如此才能保證工廠生產成本降低,減少虧損。但就具體操作而言,筆者認為:一方面工廠規模大小不一,對后期的市場規劃情況也不一樣,難以團結一致;另一方面,工廠資金周轉情況不一樣,托盤情況不一樣,出貨節奏也難以統一,因此工廠聯盟可操作性較低。
低鎳鐵生產轉、停產周期較短,速度較快,即便是其行情低迷至此,仍有部分工廠頂著虧損做生產,不愿輕易離開市場,且由于中高鎳鐵行情低迷更甚的原因,部分高爐工廠已經“蓄勢待發”準備復產,低鎳鐵價格還未見回暖,恐怕又被復產工廠帶來一陣“冷風”,回暖困難。由此也可見,要高鎳鐵這種停復產成本較高,周期較長的工廠停產,其時間周期比低鎳鐵廠,市場價格沖擊也比低鎳鐵大才行。
不銹鋼產能過剩,但仍有大企業繼續擴建產能。高鎳鐵產能過剩,也有企業繼續投建電爐。市場競爭如此,沒有誰愿意自覺自愿的退出市場,都不愿意輕易放棄已經打下的市場,失去已經占有的市場份額。
- [責任編輯:Ju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