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巴菲特曾數度增持并最終或決定買下的公司,精密機件(NYSE:PCP)是一只神奇的股票。從1978年上市至今,已上漲近1500倍,就算從2001年算起,也上漲了近百倍。截至美東時間8月7日收盤,精密機件公司股價已至193.88美元,市值268億美元。
該公司截至6月28日的2016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航空器材的零配件收入占比已達72%,其余為能源管道行業及普通工業。
“巴菲特之所以欲并購精密機件公司,與其看好未來航空航天業對新能源飛機的強大需求有直接關系”,《華爾街日報》記者道格·卡梅倫撰文指出,過去多年,全球航天業對新能源飛機需求旺盛,目前空客與波音已有超萬架此類飛機等待交付。而精密機件公司是全球高溫合金復雜金屬零部件和產品制造的龍頭企業,也為航空航天、化學加工、石油和天然氣的冶煉以及污染的防治等行業提供所需的鎳鈷等高溫合金。精密機件公司就是波音、空客、勞斯萊斯、龐巴迪等軍工航天企業的指定零配件制造商。
反觀我國,財達證券任燕楠指出,高溫金屬合金材料在我國已發展近60年,但行業發展仍處于成長期。由于高溫金屬合金材料領域具有較高技術含量,該行業企業擁有較深護城河。國際市場每年高溫金屬合金消費量在30萬噸,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我國高溫金屬合金每年需求量在2萬噸以上,國內年生產量在1萬噸左右,市場容量超過80億元,其中進口占比較大。
任燕楠表示,鋼研高納(300034,收盤價28.2元)是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高端和新型高溫合金生產研發企業之一,其在航天動力材料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達到90%以上。公司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15%;實現營業利潤4862.4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91%。
民生證券分析師石山虎、陳龍表示,未來20年我國各類軍機采購需求在2800架左右,民用飛機采購數量在5400架左右,對應的高溫合金需求在1500億以上,再加上500億的燃氣輪機需求,僅高溫合金空間一項就有2000億的市場空間即將打開。
在目前我國鋼鐵行業普遍產能過剩,毛利率大幅下降時期,專注于高溫合金與特殊鋼材的撫順特鋼(600399,收盤價10.89元)一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075萬,同比增長920%。高凈利增長主要受益兩個因素:一是上游產業低迷,公司原材料采購產生大額利差;二是公司產品結構實現調整轉型,目前重點發展高毛利的“三高一特”產品,即高溫合金、高強鋼、高檔磨具鋼和特冶不銹,產品毛利普遍在50%以上。
- [責任編輯:Ju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