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盛隆鎳合金項目在2015上半年進行安全生產月活動后,下半年進一步深化防止違規生產優化產能結構的工作,敢于技術創新,積極發展民族品牌行業優勢。
作為廣西福建總商會常務副會長企業的盛隆公司,是聯合閩籍民營企業家在防城港市投資創辦的股份制民營企業,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促進地區協調發展戰略任務中,于2003年由廣西福建總商會推薦引進的“百企入桂”重點項目之一,公司2005~2008年以生產普通碳素鋼類別的螺紋鋼、高速線材為主。2008年底,為順應國家產業政策的導向,積極配合廣西建設精品鋼鐵基地的目標,盛隆公司主動實施企業的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利用“火法冶煉”專利技術,充分利用不屬于國家產業政策明令淘汰范圍的生產裝備冶煉低品質紅土鎳礦轉產金屬鎳及鎳合金系列產品。致力于研發國家鼓勵的“難選貧礦、共伴生礦綜合利用先進技術”,在轉型升級中實現突破,在創新驅動中促進跨越,探索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新路子,連續三年列入成為自治區層面重點推進的項目。提供了8000多個就業崗位,緩解了當地十分突出的閑置勞動力就業難的問題。
為了進一步推進公司鎳合金技改項目工作,根據廣西自治區黨委、政府和防城港市委、市政府指導我公司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改造升級,向高端技術產品發展的指示精神,我公司積極擬定技術改造方案,公司于2010年起,與中鋼集團研究總院及北科大等高等院校實現戰略合作,成立了國家重點實驗室、“紅土鎳礦綜合利用及深加工研究中心”和“新材料研發中心”,利用自有的多項發明專利努力推進紅土鎳礦合金技術的開發和冶煉,專項研發HRB400及以上系列的新型含鎳鉻特種鋼材,既提升了鋼材原有的質量性能,又新增了耐腐蝕、高延展特性,降本增效十分明顯,在轉型發展的新一輪競爭中占得先機。公司參與起草并制定了國家冶金類《鋼筋混凝土用耐蝕鋼筋》行業標準,該標準于2014年5月發布,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并且公司于2011年11月由自治區科技廳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走出了一條“科技創新、質量興企”的發展之路。2014年11月入圍國家工信部公布符合《鋼鐵行業規范條件》第三批企業名單。
盛隆公司鎳合金項目一期技改工程于2013年底通過了自治區環保廳竣工驗收,驗收表明不存在項目違規投建等情況。依托自身的四項發明專利,研制生產高強度耐腐蝕含鎳鉻合金建材,在尋求企業轉型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創新性的步伐,符合廣西沿海建設的需要及國家海洋開發戰略的規劃。目前公司通過拓寬產業鏈,建成了廢水循環利用、廢渣綜合利用、煤氣發電、余壓余熱發電、蒸汽發電、干熄焦發電等循環經濟開發,通過能源回收利用,節能補效;在環境治理方面力推“美麗廣西,生態鄉村”行動,先后投資3億多元用于環保設施的改進和完善,在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處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正在抓緊完善各工序三次除塵處理,努力打造花園式新興工業企業格局。公司曾獲“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廣西強優民營企業”、“廣西強優工業企業”、“廣西名牌產品”、“防城港市強優工業企業”、“防城港市財稅貢獻大戶”等稱號,在廣西企業100強排位第15名;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排位第248名;在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排位第162名;在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排位第313名;
目前公司正在加快二期技改的工程進度,同時著手辦理項目審批的一系列既定程序和管理規定,致力于延伸鎳合金產品的產業鏈,將含鎳鉻耐腐蝕合金的特性繼續擴大應用到板材、型材、特種鋼等高附加值的產品中,不斷拓展產品應用區域,繼續完善配套產業鏈,推進企業結構優化調整。既符合鎳合金產品精深加工發展方向,更符合國家鼓勵和推廣應用高強度鋼筋的要求,甚至可以滿足部分軍工企業的特殊用鋼需求,努力將企業發展成為西南地區鎳合金系列產品的最大生產基地,創造民族工業的品牌和名牌。
正是有了國家對泛北部灣開放開發的睿智決策,有了廣西自治區黨委、政府以及防城港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指導,盛隆公司才能大力推行技術革新。今后,公司將以科學發展為主線,以創新為動力,繼續全面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及優化產業結構,堅持走循環經濟及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打造成為最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東盟經貿合作區和北部灣開發區優秀的民營企業,為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和打造沿海經濟發展新一極作出積極貢獻。
- [責任編輯:Ju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