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處在深刻變革與轉型中,全球經濟秩序也面臨重組。目前,美國經濟強勁復蘇,日本經濟溫和增長,歐元區經濟萎靡不振,新興經濟體增長日趨分化。整體而言,全球經濟增長疲軟態勢仍在持續,進入“新常態”,同時,全球經濟也面臨諸如通貨緊縮、貨幣政策分化、地緣政治等風險。
一 通貨緊縮風險籠罩全球
金融危機后,各國密切關注物價下跌問題,以防成為另一個“失去的二十年”的日本,歐美發達經濟體普遍使用了以量化寬松為主要手段的貨幣政策應對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問題。
通貨緊縮問題在歐洲和日本尤其明顯。目前,歐元區通貨緊縮風險加劇,9月份CPI初值年率為0.3%,創2009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遠低于2%的通貨膨脹目標,可能是近期全球資產價格下跌的重要原因。今年6月份和9月份,歐洲央行兩次降息,并推出購買擔保證券和資產支持證券計劃,旨在提供市場流動性,以緩解歐元區面臨的通貨緊縮風險。安倍政府致力于擺脫15年來通貨緊縮的局面,受今年4月份消費稅上調的影響,日本二季度GDP下滑7.1%,創2009年一季度以來最嚴重收縮。今年8月份,受進口能源成本增加的影響,日本CPI同比增長3.1%,但在剔除稅費等因素后,日本通貨膨脹率仍然沒有達到2%的通脹目標,使得努力恢復通貨膨脹的目標處在不穩定的狀態之中。
目前,中國也面臨了通貨緊縮的風險。今年9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1.6%,創56個月以來新低,CPI年率升幅重返“1時代”。市場一旦形成物價水平繼續下行的預期,就會壓低個人消費和企業投資的需求,勢必對中國經濟增長造成進一步的打壓。此外,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全球能源價格大跌、美元走強及工資增長低企的影響,美國通貨膨脹水平也面臨下行風險。
二、日益復雜的貨幣政策格局
在全球經濟增長分化的背景下,全球主要經濟體根據各自面臨的經濟情況,制定了迥異的貨幣政策。分化的貨幣政策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增加全球資本市場和外匯市場的流動性,導致部分國家出現金融波動加劇問題。
美國經濟強勁復蘇。自去年12月份宣布退出量化寬松以來,美聯儲按部就班的縮減資產購買規模。今年9月份,美聯儲將資產購買規模縮減至每月150億美元,在10月底美聯儲可能徹底結束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并且可能在2015年年中啟動加息計劃。得益于持續升溫的房地產市場和強勁增長的私人部門投資消費,英國經濟強力復蘇,在發達國家中居于領先水平。雖然,9月份英國消費者信心下降,經濟也存在放緩的跡象,英格退出量化寬松和加息的呼聲漸起,預計在2015年初,英國可能消減資產購買計劃,進行首次加息。此外,部分新興經濟體面臨著外匯儲備不足和經常賬戶赤字的問題,為了防止本國貨幣貶值,印度、巴西、俄羅斯、土耳其等國紛紛調高本國的基準利率。
金融危機爆發以后,日本經濟的衰退程度遠遠超過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2013年4月,日本央行開始采取更加激進的貨幣政策,寬松貨幣政策進入一個數量和質量并重的時期。目前,日本經濟持續溫和復蘇,為了實現2%的通脹目標,日本央行仍將維持超寬松貨幣政策。為應對通貨緊縮風險和實現經濟復蘇,歐洲央行在今年10月20日開始購買抵押債券,并將從四季度開始購買資產支持證券,拉開了歐元區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序幕。此外,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和降低融資成本,中國央行推出“微刺激”和“定向降準”,堅持定向寬松貨幣政策。
三、地緣政治風險
今年年初以來,烏克蘭危機使俄羅斯和歐美國家關系緊張升級,中東局勢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埃博拉病毒也在不斷擴散影響地區政治平衡。
烏克蘭危機爆發后,歐美已對俄羅斯實施多輪經濟制裁,俄羅斯也推出了反制裁措施。目前,持續發酵的烏克蘭危機,讓本就復蘇乏力的歐盟經濟雪上加霜,俄羅斯也面臨資本外流、盧布貶值和融資成本上升等問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不斷做大,即使遭遇多輪空襲,仍然沒有遭受到實質性打擊,如果局勢持續惡化,將帶來中東地區的長期混亂,引發多種經濟金融潛在風險。此外,埃博拉病毒爆發已對地區甚至全球經濟帶來“溢出效應”,旅游業和民航業受到嚴重沖擊,石油和天然氣生產成本增加,導致財政盈余和對外貿易減少,改變非洲整體經濟增長形勢,也會增加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影響國際黃金價格水平。
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此起彼伏,呈現出不斷積聚的狀態。地緣政治風險使得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增長前景信心不足,市場避險情緒攀升,極大地影響了全球資本的流向,引發匯率、大宗商品等資產價格大幅波動,對國際金融市場運行和全球經濟復蘇產生更加復雜和嚴峻的挑戰。
四、未來展望
全球經濟已步入“新常態”,經濟復蘇日趨脆弱,歐元區通貨緊縮的陰影仍將持續,美歐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分化,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可能會有所緩解。
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將成為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和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因素,俄羅斯、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將因地緣政治影響而出現金融波動。近期,全球主要央行仍將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受地緣政治風險影響全球股市,雖有短期波動,但整體向好。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地緣政治和美元走強的影響,大宗商品價格仍將下降,可能要持續到明年。
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警惕全球經濟風險突然爆發導致市場恐慌、秩序混亂,引發“黑天鵝”式市場崩盤,對匯率、全球金融市場和能源安全造成不可預料的破壞,阻礙全球經濟的復蘇步伐,甚至會引發全球經濟突然停滯的巨大風險。
- [責任編輯:Yueleil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