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歐盟欲再次對華光伏發難,謀劃反規避立案調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6月2日,相關媒體刊發文章稱,日前,歐盟已正式啟動了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規避調查,而由此引發的惡果可能是:中國光伏企業被認定違反之前中歐間達成的“價格承諾”,并在2015年年底前遭受歐盟懲罰性關稅制裁。
此番推動歐盟對華光伏發起“反規避立案調查”的,正是歐盟對華“雙反”的始作俑者—歐洲光伏制造商協會(EU ProSun)。據悉,其向歐委會申訴,中國光伏企業輾轉通過馬來西亞等第三地,將產品銷往歐洲以規避關稅。
而就在歐盟官員言辭刻薄地指責“很多中資企業似乎從來都沒有真正遵循協議的精神”,并不負責地拋出“今年年底前,協議(中歐間價格承諾)很可能會被宣布無效”推斷的同時,我國海關最新出爐的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4月份,中國自德國進口多晶硅量創歷史新高,環比大幅增加了24.8%達到3667噸,占4月份總進口量的33.7%。其中,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達1871 噸,占自德國進口總量的51%。
曾有知情人士透露,“初裁中,歐盟第一大多晶硅生產商——德國瓦克公司的被裁定的反傾銷稅率為21.8%,反補貼稅率為10.7%,合計達32.5%”。不過,針對中歐多晶硅反傾銷案,商務部公告指出,考慮到本案特殊市場情況,調查機關決定在初步裁定后暫不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