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造船海洋日刊消息,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船訂單量約為562萬CGT(211艘),大幅下降到去年同期1619萬CGT、832艘的1/3的水平。
Clarkson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韓國船企新接訂單量為231萬CGT(60艘),占全球的41%;日本船企訂單量為162萬CGT(34艘),占全部的29%;中國船企訂單量為135萬CGT(79艘),占全部的24%。該3個國家的訂單量分別位居全球第一到第三。
以韓國為例,去年第一季度的訂單量為455萬CGT,而今年的訂單量減半。
3月份,韓國船企訂單量為74萬CGT,同期,中國的訂單量為41萬CGT,日本則29萬CGT。
原因分析,因為中國及日本的主打船型為散貨船,而在全球散貨船市況嚴重下滑下,面臨“訂單荒”。與此相比,韓國則以超大型集裝箱船、中大型油輪、大型LNG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為主。
截止第一季度末,全球手持訂單量約為1.111億CGT,環比上月小幅下降,中國、韓國以及日本的手持訂單量分別為4290萬CGT、3270萬CGT、1,970萬CGT。
另外,第一季度,韓國3大造船廠在商船及海洋裝置領域的新接訂單量共計39艘、約51億美元。同期,韓國3大造船廠的業績分別為,三星重工18艘、約23億美元;現代重工為13艘、約14億美元;大宇造船海洋8艘、約14億美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tianxia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