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運行情況
(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71.6億元,同比增長-5.8%,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31.3億元,同比增長-2.7%。當月完成工業增加值37.3億元,同比增長6.0%,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85.3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重工業完成49.1億元,增長3.2%,占總量的57.5%,輕工業完成36.2億元,增長11%,占總量的42.5%,央企完成61.4億元,增長3.2%,省屬企業完成8.8億元,增長8.2%,市屬工業完成15.1億元,增長19.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排全省第八位。
(二)主要產品產量情況
1-2月,原油加工量完成159.06萬噸,同比下降0.5%。生產原鋁13.6萬噸,同比下降4.2%;生產鋼材49.4萬噸,同比下降5.7%;生產水泥44萬噸,同比下降2.2%;生產乙烯10.5萬噸,同比下降1.9%;生產鐵合金6.1萬噸,同比增長7%;生產卷煙126.5億支,同比增長24%;生產啤酒7萬噸,同比降低6.7%;產品銷售率為95.4%,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
(三)各縣區增加值完成情況
近郊四區完成情況及增速排名依次為:安寧區完成6.5億元,增長13.8%、七里河區完成31.7億元,增長10.6%、城關區完成5.9億元,增長6.2%、西固區完成20.38億元,增長-7.1%。
遠郊四縣完成情況及增速排名依次為:皋蘭縣完成1.69億元,增長30.3%、永登縣完成4.46億元,增長24.2%、紅古區完成8.3億元,增長13.4%、榆中縣完成2.88億元,增長-8.8%。
二、分行業運行情況
1-2月,七大支柱行業中石化行業和能源行業負增長,分別增長-4.19%和-1.25%,其余行業均實現了增長。有色冶金行業和裝備行業均增長較快,分別增長了27.5%和43.3%。
石化行業:共完成工業增加值19億元,同比下降4.19%,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20.7%。
裝備制造業:共完成工業增加值3.6億元,同比增長43.3%,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3.93%。
有色冶金行業:共完成工業增加值9.13億元,同比增長27.5%,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9.9%。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8億元,增速為39.6%;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3億元,增速為-7.8%。
能源行業:共完成工業增加值13.13億元,同比下降1.25%,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4.3%。其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完成工業增加值9.7億元,增長-1.9%。
建材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06億元,同比增長7.1%。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2.2%。
農副產品加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3.4億元,同比增長11.5%,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36.4%。其中:煙草制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0.5億元,增長11.7%。
醫藥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46億元,同比增長15.9%,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3.6%。
三、存在的問題
(一)重點企業減產較大。蘭石化完成工業總產值85億元,較同期減少產值34.4億元,增長-28.7%。榆鋼三臺高爐停產,僅完成9.2億元,較同期減少產值6.23億元,增長-40.32%。蘭鋁上報產值15.8億元,同比仍減少5.2億元。其余幾戶重點企業產值下降也非常明顯,亞華石油下降80%、蘭電電機下降62.73%、中鐵建下降55.67%、西固熱電下降43.78%、蘭州正大下降15.86%,以上重點企業共減少產值50億元,下拉全市增速約14個百分點。
(二)產品價格下跌較大。市場價格持續低迷也對全市工業產值完成造成了很大影響,電解鋁含稅12870元/噸,同比降低4.4%;鋼材含稅2590元/噸,同比下降23.4%;煤炭含稅298元/噸,同比下降6.3%;硅鐵含稅5150元/噸,同比下降13.6%;水泥含稅298元/噸,同比下降11.7%。2014年,規上工業共虧損81億元,增長64%。
(三)企業開工不足。由于受市場銷售不暢和季節性生產影響,1-2月,全市規上企業停產76戶,半停產68戶,占全部規上工業總數的37%,特別是高載能企業停產較多。
(四)發電企業增長乏力。三大電廠生產下滑較大,國電蘭州熱電上報產值3.4億元,下降10.8%、蘭州西固熱電上報產值1.2億元,下降44%、大唐西固熱電上報產值1.8億元,下降27%。
四、下一步重點工作
(一)抓項目建設。扎實開展全市工業情況調研工作。一是正在洽談的意向性項目,安排專人對接,爭取早日簽約、早日落地。二是正在辦理開工手續的擬建項目,做好跟進服務,協調盡快開工建設。三是已經開工建設今年有望投產的在建項目,作為工作重點,采取 “一對一”包抓機制,力爭提前建成投產,年內形成產值。
(二)抓現有企業。對現有企業也進行分類梳理,分別對待,分企施策。一是經多方扶持仍復產無望的企業,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規律自然淘汰。二是截止目前仍未開工但經努力可以開工的企業,摸透投產情況,安排專人進廠,適時制訂扶持政策,爭取盡快開工。三是正在生產但虧損較大的企業,根據虧損原因,制訂一企一策,幫助企業減虧。四是支柱型重點企業,督促企業合理安排生產,穩定職工隊伍,挖潛增效。
(三)抓產值上報。每月合理分解產值計劃,抓好落實。一是靠實縣區的主體責任。進一步督促縣區一把手落實責任,抓好目標任務的完成。二是做好統計部門協調溝通工作,齊心協力爭取省上對我市增速的認可。三是做好企業協調服務,解決實際困難。
(四)著力抓好工業結構調整和提質增效。一是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立足全市工業發展實際,加快傳統產業提升改造進度,謀劃一批產業鏈延伸和補鏈項目,打造全產業鏈發展模式。二是著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指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逐步弱化我市工業以原材料生產為主,附加值低,產品增加值率不高的局面,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
(五)切實加大企業支持力度。一是幫助企業做好現金流準備。2015年,工業發展趨勢尚不完全明晰,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要及時幫助企業做好現金流準備工作,一旦市場出現好轉,保證企業及時投入生產,不因現金流準備不足延誤時機。二是加大政策出臺力度。研究總結工業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提出針對性措施,加大政策研究出臺力度,幫助企業拓寬生產經營渠道,保持穩定增長。三是結合省政府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優化中小微型企業發展環境的意見》,努力營造有利于企業發展的環境,促使中小微企業盡快達到規模以上,提升全市工業整體實力。四是鞏固擴大減輕企業負擔成果。協調相關部門盡快公布行政審批收費清單,加大對清單之外違規收費的查處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解決困難。
- [責任編輯:Phillip.Fe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