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鈦礦資源豐富,占全球30%以上,且分布相當集中,但是我國鈦礦品質不高,Ti02含量主要集中在46-48%。
釩鈦磁鐵礦集中于四川攀西地區與河北北部,這些地區的鈦精礦品味基本在46-47%左右,由于鈣鎂較高,不適于做高鈦渣,多適合做酸溶渣,從而用于硫酸法鈦白粉;
鈦鐵礦則主要集中于兩廣及海南島、云南等地。海南及兩廣鈦礦屬海砂礦,品位一般在48-50%,且粒度較好,便于酸解,不過近年來海南、兩廣的地區鈦礦山產量已經在走下坡路。
云南鈦礦屬風化礦,易破碎,利于開采,其鈣鎂較低,但硫磷較高,可用于高鈦渣冶煉,但由于其含土量較大,冶煉品味較低,一般在Ti02在45-46%,且伴生礦較少,選礦工藝亦顯復雜,因此開采力度并不太大,多數高鈦渣廠會選擇與進口鈦礦搭配使用。
隨著我國鈦白粉產能產量的擴張,近幾年來我國鈦礦的產量也有明顯增長,不過隨著下游增速的放緩,鈦礦產量的增長也在放緩。2008年我國國產鈦礦約為150萬噸,2009年約為180萬噸,2010年約220萬噸,2011年260萬噸,2012年290萬噸,2013年約為360萬噸,2014年突破400萬噸。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