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寧夏天元錳業有限公司電解錳產業優勢明顯。
一、土地資源優勢
土地資源——中寧北山,連綿的亙古荒丘經中寧縣財政投入7億元推山填壑,形成數萬畝的工業發展平臺,為寧夏天元錳業有限公司提供了幾乎無限可能的擴張空間。中國錳業技術委員辦公室主任譚立群看到天元錳業子項目“100萬噸稀土彩鋼板”長達1.6公里的車間時感慨地說:“在‘錳三角’,地無三尺平,要想找一塊規則的土地建廠都難,在這方面天元錳業可謂獨一無二”。
二、能源優勢
寧夏人均發電量全國第一位,而在“錳三角”,用電要看老天爺的臉色,枯水期和用電高峰必然拉閘限電。2011年,一些企業停產達半年以上。電費在金屬錳行業的平均成本占三分之一左右,而天元錳業只有平均數的近一半。西氣東輸主管道距離企業不到10公里,天然氣作為還原焙燒的清潔能源,是其他企業不可比擬的。
三、運輸優勢
寧夏的運力結構,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運輸優勢。由于寧夏鐵路運力嚴重不足,大量電煤以汽車運輸形式運往天津港,再裝船運往南方各地電廠。汽車在返回時將天元錳業從國外進口的大量礦石作為輔貨“捎回”寧夏,每噸運價為205元,僅為主貨的60%,比南方企業的運輸成本還低。
四、氣候優勢
不僅“人努力”,還有“天幫忙”。 金屬錳最后有一道烘干環節,南方每年有八個月雨季,必須耗用電能烘干,而寧夏年均降雨量僅200毫米,五月份到十一月之間都可以利用自然陽光烘干,不僅節能,而且每噸產品還可以節約30到50元成本。
正是這些“不可復制”的生產要素,使天元錳業每噸金屬錳的生產成本低于市場平均成本1500至2000元左右,造就了無往不勝的產品競爭力。
五、獨一無二的技術優勢
為了盡快提升產業競爭力,公司聘請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南京化工研究院、中南大學等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專家進行課題攻關,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研制開發出RPP節能型電解槽,陽極液斷流節電、組合式電解槽密封、短極距節電等新技術,使公司的電解金屬錳生產工藝水平,裝備水平全面提高。本次擴建采用耐酸、耐腐蝕、耐高溫、絕緣性能好、密封嚴的RPP節能型電解槽在國內外電解金屬錳企業中是第一家。該項目采用自動分析、自動加料、自動插板、自動出板、自動洗板、自動剝離等裝置,對電解金屬錳的生產工藝實行自動控制,實現點解金屬錳生產自動化,工藝技術世界領先,填補了國內外電解金屬錳生產自動化領域的空白。
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培養造就了愛崗敬業、技術力量雄厚、生產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骨干,公司現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856名,有各類工程技術人員382人,各類技術工人2256人,從技術上提供了重要保證。
六、工藝裝備先進,實行了節能減排,符合國家的環保政策
項目以提高工藝裝備為核心,以節能減排、清潔生產、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為特征的經濟增長方式,最大限度的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使公司形成以電解金屬錳生產為龍頭,以節能減排、廢水、廢渣綜合利用、環境治理和清潔生產為一體的產業格局。
項目實施后,一是節約了能源、原材料,提高了經濟效益,噸電解金屬錳綜合電耗比電解金屬錳二期下降450度,單板產量比電解金屬錳二期提高0.26公斤;二是提高了溶液中錳離子回收率。原料中可溶性錳離子回收率由原來的75%提高到95%;三是減少了新水補充量。噸電解金屬錳新水補充由原來的5m3減少到2.7m3;噸電解金屬錳陽極渣的排放量由原來的3.6公斤減少到1.8公斤;四是加快推進了新型工業化進程。項目實施后,使企業實現了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七、區位優勢突出,基礎工作扎實、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
中寧縣位于寧夏中部,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109國道貫通全縣,石中、中郝、中鹽等高速公路、包蘭鐵路、中太銀鐵路、寶中鐵路貫通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公司自成立以來,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行業標準組織生產經營,在企業管理、制度建設、生產經營、能源管理、節能降耗、產品質量檢測、安全生產、環境治理、以及職工隊伍建設、黨建、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一整套科學化管理體系。
公司技改建設的60萬噸電解金屬錳生產項目,循環冷卻水、生產廢水循環利用不外排,廢渣經綜合處理后作為生產水泥熟料和復合肥、全價肥、建筑砌塊的原料,項目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循環利用。項目符合國家和自治區產業政策,屬國家和自治區“十二五”重點鼓勵支持發展的項目。
八、遙遙領先的薪資優勢
天元錳業憑借強大的綜合優勢,以超出同行業及周邊工業企業的薪資優勢吸引了大量的產業工人進入天元錳業,做到了待遇留人。截止2013年5月,生產一線人平均工資達到5000元,人均年工資收入達到60000萬元。天元錳業的員工工資,尤其是一線員工的崗位工資在全區民營企業是首屈一指的。與鄰近的企業相比更具優勢,2014年,集團公司在原有工資基礎上再一次大范圍調薪,副經理以下的所有員工基礎工資一律上調400元,工齡工資由原來的每年300元上調為400元,每月享受400元/年工齡工資并逐年遞增,這樣的先例在全國也不多見。
九、既大且強的規模優勢
寧夏天元錳業依靠科技創新、招商引資等一列重大舉措,從2003年300萬元的資產起步,通過近11年的跨越式發展,資產規模達到308.5個億,形成了以以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為重點,以科技為動力,以做大做強電解金屬錳為目標,以發展錳酸鋰、鋰離子電池等新能源產品為主攻方向,使園區形成上下游產品緊密銜接,資源綜合利用率高,工藝設備先進,管理規范,環境污染少,資源循環利用的循環經濟產業格局。
天元錳業集團公司堅持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在做大做強電解金屬錳主導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稀土彩鋼板、稀土鎳鐵、錳酸鋰、鋰離子電池等產品。2012年—2020年,天元公司計劃投資386億元,開工建設11個項目。實行科研單位參與,企業化運作,充分發揮制度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科研創新、管理創新的帶動作用;努力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循環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經過努力,力爭到2020年,使天元公司電解金屬錳產量達到150萬噸,稀土彩鋼板產量達到400萬噸,錳酸鋰產量達到10萬噸,鋰離子電池產量達到2億(支)臺,硫酸產量達到80萬噸,稀土鎳鐵產量達到30萬噸,稀土鉻鐵產量達到36萬噸,電解鉬產量達到10萬噸,電解銅產量達到10萬噸,電解二氧化錳產量達到20萬噸,水泥熟料達到600萬噸。產值達到1336億元,利稅達到210億元,使寧夏天元錳業集團公司在經營規模,經濟總量,經濟效益等方面再上一個新臺階,達到一個新水平,為公司穩步健康發展提供了了一個無限發展的廣闊空間。
市場空間廣闊
電解金屬錳是一種重要的基礎工業原料,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特別是在鋼鐵工業中,錳的用量僅次于鐵,90%的錳消耗于鋼鐵工業,10%消耗于有色冶金、化工、電子、電池、農業等部門。
目前,隨著鋼鐵產業的調整,國內不銹鋼、特種鋼的快速發展,不銹鋼等高端產品對電解錳的需求不斷增加。使電解金屬錳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拉長了電解金屬錳的產業鏈。為了提高產業競爭力,公司成立了技術開發部,與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清華大學、中南大學、寧夏大學等大專院校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每年投入經費200多萬元,對電解金屬錳進行研制開發。目前,公司研制開發的主要產品有:
1、開發99.9的低硒錳片,以適應歐、美市場和磁性材料工業的需要;
2、開發脫氫錳片,以適應軸承工業和航空航天工業的需要;
3、開發氮化錳,以適應不銹鋼工業的需要;
4、開發低硫錳片,以適應鋼鐵工業和鋁制品工業的需要;
5、開發低氧化錳片,以適應鋼鐵工業的需要;
6、用電解金屬錳生產不導磁鋼,以適應國防工業的需要。
公司技改建設電解金屬錳生產工藝,采用PPR節能型電解槽,陽極液斷流節電、組合式電解槽密封、短極距節電等新技術,實現了節能減排;采用自動輸送、自動加料等裝置,對生產工藝實行自動化控制;采用電化學水處理工藝,將生產排放的廢水作為化和車間制液補充用水;廢渣作為公司生產水泥熟料,全價肥、復合肥、建筑砌塊的原料。對提高公司產業競爭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來源: 寧夏天元錳業有限公司)
- [責任編輯:Mike.zha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