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
2015年元旦佳節,攀鋼集團釩業有限公司生產如常,全崗12位技術員分散在各個車間“盤庫”,生產技術室副主任彭一村坐鎮調度室,等待匯總,“2014年馬上收官了”。2013年,攀鋼以4.5萬噸釩產品產能排世界首位,釩業公司貢獻了一半。釩業公司第一條釩鋁合金生產線始于2009年,2014年,產銷民用(普通)釩鋁合金產品達30萬噸,2015年計劃達到50萬噸。
完成量的飛躍后,攀鋼開始在釩產品品種和品質上下功夫,其中最重要的產品之一就是釩鋁合金。
2014年5月19日,“宇航級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通過省科技廳鑒定,認可該技術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攀鋼還將產品送到德國GFE公司做監測,各項指標優秀,但是產品卻面臨“口說無憑”的尷尬。“因為我們沒有在線監測設備,靠人工挑揀誤差太大”,宇航級產品認證過程復雜,一般耗時3-5年,沒有精確的在線監測技術,產品不可能獲得認證。
剛剛過去的2014年,攀鋼集團拿出了“宇航級釩鋁合金產業化技術”參加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重大科技攻關全球招標,同期參與招標的還有11個項目。釩鋁合金在線監測的項目出現在名錄內并成功招標。
12個招標項目 代表產業轉型升級方向
【展望】
“宇航級釩鋁合金產業化技術”只是攀西試驗區全球科技攻關的一個縮影。此次攀西實驗區全球招標,是國內首次以企業為主體組織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招標活動,17個中標項目中的12個落地攀枝花,預計在2-3年時間完成,既有經濟效益又代表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同時體現出戰略意義。
釩電池未來10年的市場空間高達千億美元,攀鋼推出的“釩電池產品開發應用項目”將破解核心原料的生產難題。高鈦型高爐渣提鈦及綜合利用技術將在2017年建設完成,整個攀西地區的鈦資源利用率將從現在的20%提高到50%以上。
2015年科技攻關招標還將繼續,春節后將陸續梳理新項目。
【點評】
每次采訪攀西釩鈦企業,都能聽到“但是”二字。受訪者說完了攀西磁鐵礦的儲量和戰略地位后,都用“但是”一轉話鋒:“就好比一塊地,人家的平坦肥沃能種優質大米,我們的在貧瘠山上,只能薄收玉米”。這塊“山地”就是指攀西磁鐵礦。
高儲量背后是高含量、多種類的雜質,冶煉難度大,成本高,科技創新至關重要。2014年是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成立的第二個年頭,受制于技術,攀西釩鈦磁鐵礦始終處于低端,尤其是在鋼鐵行業蕭條的背景下,科研經費緊張,項目難有發展。科技攻關通過市場手段破解技術難題,而財政補貼則為企業解決了后顧之憂。
- [責任編輯:Mang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