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期而言,稀土、鎢、銻是我國優勢金屬礦產資源,稀缺性決定其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隨我國政府對此類戰略性資源保護意識的增強,國家將進一步嚴格限制對鎢礦、銻礦的開采總量和出口配額,這將有利于穩定和提高鎢銻金屬的價格。”這是從11月27日、28日的稀土鎢產業合作推進會上傳出的聲音。與會專家對小金屬的未來自信滿滿。
顯然,國家對于小金屬產業的扶持力度是市場信心的來源。近年來,國家對優勢小礦種保護政策出臺不斷。如工信部出臺《鎂行業準入條件》,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國土部出臺《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勘查開采管理暫行規定》、《2010年鎢礦銻礦和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等政策控制開采總量。此外,在出口配額和出口關稅方面也有了相應的保護政策。
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使得相關小金屬的市場表現立竿見影。今年上半年,銻價上漲45%、鎢價上漲16.82%,此外如金屬鐠、氧化鐠釹等品種都分別上漲51.23%和36.29%。
在全球范圍內,中國的稀土、鎢、銻產量占全球份額的八成以上,“先天優勢”最為突出。隨著國家儲備和產業整合的推進,稀土、鎢、銻將擁有更為充分的定價權。同時,新經濟(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大型風機、變頻空調、航空航天等)的增長引擎將拉動稀土、鎢、銦、鍺等小金屬下游呈爆發性增長。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Mang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