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全市工業正處在一個經濟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產業發展轉型期的現實,青銅峽市委、政府加速工業經濟增量和減量、項目建設速度和經濟下滑速度這“兩場賽跑”,力爭以新型工業增量彌補傳統工業減量,以項目建設速度跑贏經濟下滑速度。占全市工業產值40%的民營經濟迅速崛起,彌補了國有大型企業因減產造成的損失,有效遏制了工業經濟持續下滑。
寧夏天達環保有限公司是青銅峽市從浙江招商引資的項目。公司利用粉煤灰制作環保建筑材料,大量消耗電廠固體廢物,填補了寧夏在輕質新型建筑材料方面的空白,可以將寧夏周邊電廠產生的粉煤灰全部“吃干榨盡”,真正實現變廢為寶。
寧夏嘉祺隆冶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硅鐵礦熱爐及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總投資3.5億元,目前已建設完成礦熱爐及余熱發電項目主體、設備安裝基本完畢,準備投入試生產,該項目采用先進設備和材料,將能耗和產品成本降至同行業最低,實現同行業能耗最小化和利潤的最大化。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8.45億元。
市嘉華化工有限公司鹽酸金剛烷胺中間體項目采用國內醫藥中間體先進的配方工藝,吸收國外成熟的醫藥中間體生產技術,生產的產品是治療流感、帕金森、麻木、敗血癥等疑難病癥藥物的主要成分。項目建成投產達效后可實現年產值5.05億元,將填補我市無大型醫藥中間體生產企業的空白。
寧夏東吳農化有限公司是一家為農藥生產企業加工生產中間產品的企業。項目分三期建成,主要建設年產1.6萬噸硝基胍、1.2萬噸咪唑烷及其延伸產品生產線,目前已完成建設,投入生產。該產品已順利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科技含量在寧夏處于領先地位,產能居全國第二,填補了西北地區現代農藥產業的空白,項目全部建成后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
坐落于新材料基地的普華冶金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由于延伸了余熱發電、新型合金等產業鏈條,預計12月底投入運行。
青銅峽市還實施了支持工業經濟增長的“新九條”。今年投資1億元,累計投資3.3億元,對101家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明顯的企業給予獎勵,為企業解決各類問題366件;協調融資貸款86.8億元,累計協調融資貸款260億元,為工業轉型升級提供政策“微刺激”和資金支持。目前,全市高精技術產品比重由17%上升到25%;民營企業產值比重由20%上升到40%。工業產業布局正在由“散”轉“聚”,發展方式正在由“粗”轉“精”,產業層次正在由“低”轉“高”。
一系列精準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措施下,青銅峽市實現了工業經濟的華麗轉身。國有企業產值比重由4年前的80%下降至60%;節能型企業由過去的50家上升至286家;工業產品品種由360種增加到490種,其中高精端產品達到125種。
- [責任編輯:Phillip.Fe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