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疆地礦局獲悉:裕民縣附近新近發現一處特大型鉬礦,目前申請備案鉬金屬量57.3萬噸,這是迄今新疆發現的規模最大的鉬礦床。
據了解,新發現的鉬礦名為蘇尢河鉬礦,位于西準噶爾地區巴爾魯克山西段,裕民縣以南100公里處。從2008年起,新疆地礦局與格爾木金商礦業公司聯合對該礦區開展勘查工作。地質工作者在30平方公里的勘查區內,提交鉬金屬量57.3萬噸,其中富礦達13萬噸,平均品位為0.187%。
據了解,蘇尢河鉬礦位于濱巴爾喀什斑巖型銅鉬成礦帶。此前,我國地質工作者只從理論上論證了西準噶爾地區位于該成礦帶;蘇尢河特大型鉬礦的發現,證明了濱巴爾喀什斑巖型銅鉬成礦帶已延伸至我國西準噶爾地區,并實現了該成礦帶新疆找礦的重大突破。
據新疆地礦局第一區調大隊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目前鉬金屬價格計算,蘇尢河鉬礦僅富礦部分可產生200億元經濟價值,資源總經濟價值可達600億元。該鉬礦開發后將對裕民縣乃至塔城地區經濟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據悉,鉬是一種稀有金屬,廣泛應用于冶金、機械、化工、軍工、航天等領域。全世界鉬礦絕大多數在中國,新疆鉬礦資源主要分布在哈密、伊寧、博樂和阿克蘇等地。
本報烏魯木齊11月24日訊記者李楊從新疆地礦局獲悉:去年由我區地質工作者在新源縣境內發現的特大型金礦——卡特巴阿蘇金礦近期再獲重大找礦成果:該礦金資源量由53噸升至76.6噸,該礦潛在經濟價值超300億元。
據了解,卡特巴阿蘇金礦是自治區“358”項目的重點項目之一。2008年開始,新疆地礦局第一區調大隊與海南美盛集團有限公司展開合作,聯合進行風險勘探。去年5月,該礦提交53噸金資源量,經過一年努力,該礦新增金資源量23.6噸,達到76.6噸,工業礦體的平均品位達3.07克/噸。
據專家介紹,位于天山山脈的“中亞金腰帶”是一條世界級成礦帶,多國曾在這條成礦帶發現了眾多大型、超大型金礦。此前,我國尚未在這條成礦帶發現大型金礦。目前,卡特巴阿蘇金礦的東端和西端及深部尚未控制,預計遠期卡特巴阿蘇金礦規模還將有所增長,有望躋身中國超大型金礦之列。
此外,該礦還發現銅金屬量4.7萬噸,伴生銀金屬量1140噸,硫資源量192萬噸。
目前,該礦區投入社會資金已達2億元,礦山的選址、建設處于籌備階段,通往礦區的簡易公路等已開始修建,有望在2015年底開工建設。投產后,預計每年將為地方經濟繳稅1億元以上。
- [責任編輯:Mang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