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還發表評論文章指責個別國家利用世貿組織向中國施壓,更有大國囤積了足夠其用20年的中國廉價稀土。
評論指出,受益于中國的調控,國際市場稀土價格向價值回歸,使得美國的稀土開采有利可圖。日本科學家近日也聲稱在大洋深處發現稀土。因此,個別稀土消費國不必過度依賴中國的稀土,應尋求供應的多元化。一味要求中國取消稀土配額政策沒有必要,也沒有道理。
稀土是多種稀有元素的統稱,被認為是制造高科技和軍工產品的關鍵原料。新華社文章指出,最近15年以來,中國支撐了90%以上的全球稀土出口量,15年來,中國稀土資源已從占全球的43%下降到31%。長期以來,由于中國稀土行業管理不規范,導致中國稀土在國際國內市場上價格過低。過低的價格不但無法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也不能補償稀土開采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一些中國專家擔心,如果中國政府不加規范,中國的稀土資源將很快枯竭,轉而高價向囤積中國稀土的國家采購。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