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作了題為《鋼鐵電商對鋼貿物流行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在報告中,他為國內鋼鐵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提出三個建議:
一、積極發展
鋼鐵電子商務是鋼鐵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鋼鐵電子商務發展起來,鋼鐵業轉型升級的任務才會完成,這需要從整個鋼鐵業轉型升級的高度來看待。
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去年統計的國內鋼鐵電子商務平臺的數量是150個左右,今年有機構統計的數字是174個。目前鋼鐵電子商務的發展非常迅速,其原因在于“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是指發展電子商務是社會經濟進入到“新常態”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對“新常態”的理解不僅是經濟從高速增長到中高速增長,更重要的是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以后,社會經濟問題如何應對。鋼鐵行業“新常態”下的“三期疊加”意味著結構調整的關鍵期、從速度型到質量型(高效率、低成本和可持續)轉型升級的攻堅期、創新驅動的突破期,核心是提高質量、提升競爭力,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體制方面的創新來提升競爭力。
“地利”是指技術創新的發展,為鋼鐵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包括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等等。
“人和”是指政府在鼓勵社會經濟的發展向電子商務方向發展,行業也到了必須要走電商平臺道路的階段。
二、冷靜思考
我們要思考目前的鋼鐵電子商務還面臨哪些瓶頸?有哪些困難?有哪些問題還比較迷茫?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
1、鋼鐵電子商務平臺模式還不標準、不規范
產業電子商務平臺包括鋼鐵電子商務平臺的模式應該是“1+4”的平臺模式:“1”是指要有以電子商務技術為支撐的實實在在的交易平臺,“4”是指要有四個方面的支撐—電子商務技術的支撐、完整的物流體系的支撐、完整的支付體系的支撐和信用體系的支撐。鋼鐵電子商務要求其平臺足以推進鋼鐵產業供應鏈的形成和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
2、鋼鐵電子商務的“雙贏”模式還很模糊
與物流行業搞物流園區相似,搞鋼鐵電子商務不能一味投錢卻不賺錢。鋼鐵電子商務的模式到底是怎樣的模式,需要我們從事鋼鐵電商的人認真思考。
3、鋼鐵電子商務的運行主體不明確
目前鋼鐵電子商務的運行主體有生產企業、流通企業、電子商務服務商等等。鋼鐵電商是走社會化的路子還是產業專業化的道路,目前還不明確。目前更多的是朝著社會市場化的方向發展。產業發展電子商務最本質的東西就是要形成供應鏈,不能形成供應鏈的產業電商平臺恐怕是要失敗的,因為市場對鋼鐵電子商務與對快速消費品行業電子商務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4、實際交易如何形成?
電子商務交易形成需要實際交易,不能是撮合交易。線上的實際交易如何變成實際的消費,如何與物流結合起來,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好,還有待時間去探索和檢驗。
5、支付的誠信體系如何構建?
目前很多鋼鐵電子商務平臺比較關注支付,其實他們需要更多地關注支付背后的誠信。
產業電子商務平臺面對如此多的問題或困惑,不能去盲目發展,而要腳踏實地一個一個地去解決這些問題,解除這些困惑。
三、理性推進
1、在推進鋼鐵電子商務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其本質在目標上做供應鏈上的一個環節或節點,發揮把整個產業鏈連接起來的功能;在目的上是提高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效率,降低產業和企業的運行成本,在替行業和企業省錢的過程中,鋼鐵電子商務平臺才可能盈利。
2、發展鋼鐵電子商務要把握鋼鐵行業本身的特點,形成有利于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平臺模式。
3、實現客戶與客戶、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的互聯互通,最根本的就是要用電子商務技術和平臺把產業鏈上的供應商和客戶,互聯互通起來,這樣的電子商務才有生命力。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