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降耗是緩解我國資源約束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著力點。將千家高耗能企業節能目標分解到各地區和相關企業;加快技術進步,使企業成為節能技術研發投資的主體,特別是鋼鐵、有色、化工、建材、電力等高耗能行業中重點耗能企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從制度建設、資金投入、稅收政策等方面進一步引導和調動企業節能的積極性。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去年就組織實施了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重點節能項目、電力行業老機組脫硫改造以及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和工業治污項目。通過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實施差別電價政策、調整外貿和稅收政策,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重點行業能耗有所下降。
但近年的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認為,今年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仍面臨很多挑戰,其中落后產能的比重較大。鋼鐵行業現有落后產能約1億噸;在現有水泥產能中,立窯等落后產能仍有約6.8億噸;現有焦化、電石、鐵合金生產能力中,約有50%達不到市場準入標準;電力行業中仍有一些不符合準入標準、落后的小火電機組在運轉。
記者注意到,決策層在這一點達成了共識。為此,發改委在今年的工作中將把抓好節能減排落實到經濟運行工作的各個方面。一是加強能源需求側管理。進一步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抓緊制定專項規劃和管理辦法,規范有序用電,開展能效電廠試點,推動長效機制的建立。推動企業節能減排的技術改造,促進節能技術的推廣和節約型產品的使用。二是推動重點行業結構調整。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繼續推進煤炭、鋁、水泥等行業結構調整,加快制定配套政策文件。完善市場準入條件、差別電價和稅收等政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工藝和產品。支持優勢企業打破體制障礙,實現跨地區、跨行業兼并重組。鼓勵、支持、引導中小企業依據產業政策提高產業層次和企業素質,促進又好又快地健康發展。三是優化能源資源配置。在煤電油運等要素協調工作中進一步體現鼓勵節能降耗、循環經濟、保護環境的政策導向。優化電力資源配置,優先安排低污染、高效機組上網發電,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