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隨著電解錳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廠家成本壓力也越來越大,目前無礦山的中小廠家已基本無法生存。國內廠家基本以碳酸錳礦石為主要原料,生產一噸電解錳需消耗錳礦石7-11噸。錳礦石成本在電解錳的生產成本中占大約34%,為第一大成本。近期,中國鐵合金網對國內主要電解錳生產企業的開工和礦源情況進行了不完全調查統計,希望對電解錳企業的經營狀況有更清晰的了解。
一.中信大錳
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首家在香港上市的電解錳企業,融資能力首屈一指。電解錳年產能10萬噸,目前開工率約80%。公司錳礦資源豐富,占全國總儲量的22%,位居中國之首,同時還擁有海外高品質礦產資源基地。其中天等錳礦是中國最大的氧化錳礦山之一,大新錳礦是中國最大的錳礦。中信大錳通過間接持有51%權益的華州礦業持有加蓬Bembele錳礦的采礦權,平均品位31.59%,可提供額外錳礦石和錳精礦。目前其錳礦石基本可以自給。不過中信大錳是國有控股企業,運營成本較高,目前盈利狀況較差。
二,寧夏天元
寧夏天元錳業有限公司是世界第一大電解錳生產企業,電解錳年產能20萬噸,目前全負荷生產。自2008年起,公司在國內率先全部采用進口高品位氧化錳礦進行生產,創造了全部使用氧化錳礦的歷史。隨著對原料的深入認識和市場控制,不斷優化錳礦原料組合,現在已經可以采用進口高品位氧化錳礦石和進口高品位碳酸錳礦石混合生產,使單位產品的礦石消耗量由建廠初期的7噸降到4.5噸,遠低于全國7~11噸的平均水平。2012年,全國電解錳企業使用進口富錳礦石大約80萬噸,天元錳業消耗60萬噸,占全行業的75%。在無錳之地奠定了“世界錳都”的根基。2013年7月9日,天元錳業與全球知名跨國礦產資源企業聯合礦業公司簽訂了長達20年的礦石購銷協議,天元錳業獲得聯合礦業錳礦石和鉻礦石在中國的獨家經營權。根據協議,聯合礦業將每年向天元出口高品位錳礦石和鉻礦石,保證了公司穩定的礦石供應。
三.長陽宏信
湖北長陽宏信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電解錳年產能14萬噸,目前開工率約35%。負責人透露,自有礦山的子公司目前成本約12000元/噸,無礦山的子公司成本高達13500元/噸,遠高于目前市場銷售價格12400元/噸。旗下陽新連永錳業有限公司、嘉魚縣高強錳業有限公司、永州市鑫城錳業有限公司都沒有礦山,目前處于停產狀態。
四,天雄錳業
天雄錳業集團電解錳年產能約8萬噸,目前基本全負荷生產。旗下秀山縣天源礦業有限公司為天雄集團下屬礦山原料基地,是“天雄糧倉”,目前探明碳酸錳礦石儲藏量500萬噸。天雄錳業礦石可自給,成本目前約12000元/噸。負責人透露,云南麻栗坡天雄年產5萬噸電解金屬錳項目目前正常推進,產量調整為8-10萬噸。公司已經收購4處儲量豐富的礦山,同時在周邊地區積極尋找合適的礦產資源;另外,根據與當地政府的招商引資協議,公司報名參與了麻栗坡縣境內錳礦整合,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全部錳礦的整合收購。四川平武天雄年產5萬噸電解金屬錳項目推遲,牽涉當地礦產資源不理想,可能會變更產品。
五,金瑞科技
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電解錳行業中第一家上市公司,作為五礦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業務唯一平臺,金瑞科技生產電解錳、四氧化三錳等錳系產品多年。年產電解錳6萬噸,目前基本全負荷生產。2012年對桃江錳礦的收購完成,桃江錳礦正在擴產,不久公司碳酸錳礦石總產能將達到34萬噸,礦石自給率有望由目前的50%提升至75%。所生產產品大致8成供應寶鋼,剩下2成自我消耗,其下游需求較為穩定。目前盈利狀況良好。
六,吉首龍發
吉首龍發工貿有限公司年產能5萬噸,自有礦山,礦石能完全自給。目前開工狀況良好。
七,中小有礦山廠家
開工情況不一
八,中小無礦山廠家
基本停產
隨著電解錳產能過剩日趨嚴峻,電解錳產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中小廠家在逐步退出市場。前五家大企業的年產能已超過60萬噸,約占國內總產能的25%。隨著各大廠家擴產項目的繼續進行,電解錳產業生產會更加集中。自有礦山的中小廠家運營已比較困難,無礦山的中小廠家已基本無生存空間。目前,業內在普遍關注天元錳業的三期擴產項目。該項目有望年底完成投產,屆時天元錳業電解錳總產能將達到30萬噸,有業內人士估計電解錳價格將被拉低至11500元/噸左右,屆時電解錳產業將會迎來另一輪洗牌,缺乏礦源優勢的大型廠家恐也面臨淘汰命運。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Mike.zha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