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產置換完成后,攀鋼釩鈦釩、鈦、礦實力均居國內前列,可謂“三甲”及第。本報告側重分析公司釩、鈦產業,認為在釩鐵、氧化釩、鈦白粉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公司最為明顯的優勢是資源的掌控。憑借這一優勢,公司可以實現“攻守自如”,對內可以降低釩、鈦產品成本,對外,則可通過控制資源供給進行兼并收購。
投資要點 1. 攀西地區釩鈦磁鐵礦資源近96 億噸,其中鈦資源6.18 億噸,占世界和中國的35%、95%;釩資源1862 萬噸,占世界和中國的11.6%、52%。這些資源30%以上被攀鋼釩鈦所掌控。 2. 2011 年底,白馬礦二期、卡拉拉一期項目投產后,公司將形成年產2500 萬噸鐵精礦產能,遠期公司年產能將達到4800 萬噸。 3. 鈦產業資源、技術優勢明顯。2011 年鈦精礦產量為48 萬噸,同比增長30%, 占全國鈦礦供應量的25%;鈦渣產量達到18 萬噸,同比增長2 倍,亞洲第一;國內唯一一家掌握了氯化法鈦白生產技術的企業,10 萬噸生產線已經開工建設。 4. 公司釩產業鏈完整,釩制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 80%,國際市場占有率達到 20%,釩氮合金生產技術國際領先。國內噸鋼釩消費仍處低水平,達到平均水平將增加釩消費30%。 5. 盈利預測:公司2011 年-2013 年EPS 為0.38 元、0.94 元和1.17 元,對應動態PE 為27 倍、11 倍和9 倍,首次予以“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行業角度:鐵礦石價格下跌風險;公司角度:卡拉拉建設進度。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