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青海省經信委把落實省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作為工業優化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突出淘汰落后、兼并重組、技術改造等重點環節,強化部門間、省市企間協作聯動,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開展項目分類清理。會同省發改委、國土廳、環保廳及相關地區和企業,對電解鋁、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在建、已建項目進行了分類清理。經核查,水泥、平板玻璃行業無違規項目,共清理電解鋁項目14個,其中,已建成項目9個,在建項目3個、鋼鐵項目2個。研究制定《青海省化解產能過剩違規項目清理整頓方案》,擬將8個已建成電解鋁項目申報備案,3個在建電解鋁和2個鋼鐵項目申報認定,1個建成項目省內自行處理。
二是提高標準淘汰落后。在國家現行淘汰落后產能標準基礎上,針對不同行業特點,依據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等經濟技術指標,分業施策,進一步提高淘汰落后產能標準、擴大淘汰范圍、加快淘汰進程。今年水泥、鐵合金行業淘汰落后產能27萬噸,其中,7萬噸鐵合金落后產能已關停,20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預計9月份淘汰。1至7月,全省32.5復合水泥產量同比下降55.9%。
三是繼續實施兼并重組。完成了內蒙古鄂爾多斯冶金集團對青海百通和華晟鐵合金的重組;天益冶金等4家企業正在進行整合重組初步洽談和前期調研;青海水泥和青海新型建材工貿分別委托第三方機構完成了資產評估;金鼎水泥、華夏水泥和泰寧水泥兼并重組正在協商推進;黃河水電新能源與聚陽能硅業正在就收購事宜進行資產評估和商談。
四是技術改造加快推進。到7月底,累計完成562臺電解槽新型陰極鋼棒節能技術改造,完成年度目標任務47%。全省11戶具備條件的水泥企業有9戶完成了余熱發電(利用)項目,2戶正在實施;鹽湖海納富氧燃燒技術試驗項目年底前建成試運行;金鼎水泥等3戶企業完成脫硝技術改造。西寧特鋼煉鋼系統升級改造和軋鋼系統小棒線項目已投入試生產,上半年噸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2.27%。華晟鐵合金等4戶企業余熱發電工程建成發電,青海福鑫硅業等16戶企業正在實施,計劃年底建成試運行。黃河新能源分公司富余氫氣回收利用技改項目成功投運。耀華特種玻璃公司鋰鋁硅浮法玻璃生產項目加快推進,年底前有望土建開工。
五是自主創新持續加強。黃河再生鋁與青海大學共同研發鋁基復合材料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內首個密閉式鉻鐵冶煉及煙氣凈化回收技術創新項目——青海際華江源化工冶煉一體化項目一期2臺25000KVA礦熱爐及煙氣回收凈化裝置已建成;亞洲硅業流化床冷氫化產業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正在安裝調試。
六是加快完善產業鏈條。引進民和康力、亞豪鋁業等鋁深加工企業,加快佳合、國鑫等鋁加工企業技術改造,預計到年底全省鋁加工產能將達178.9萬噸,實現年度電解鋁產能轉化率達到70%的目標,其中高附加值產品產能80萬噸,占比達到44.7%。光伏行業中利騰暉高效多晶硅片項目9月份試生產;聚能電力電池及組件項目年底投入生產;陽光能源光伏逆變器等一批補鏈項目正在安裝調試設備;世界最大功率光伏逆變器和無功補償裝備制造項目年底前完成設備調試。
受國內行業產能過剩、市場需求低迷雙向擠壓,電解鋁、鐵合金、水泥等行業企業效益下滑,影響電解槽技術改造及鐵合金余熱發電工程等項目實施進度。省內32.5標號水泥產量下降后,建筑施工等水泥應用終端市場配套政策不到位,部分省外水泥產品涌入我省市場,對省內水泥企業造成一定沖擊。同時,部分企業對兼并重組存在等靠觀望思想,進度較預期有所滯后。
下一步,將著力推進大通、樂都地區水泥企業整合重組,鼓勵水泥(熟料)企業以參股方式參與粉磨站建設。召開鉻系鐵合金企業整合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鉻系鐵合金企業整合重組工作。加快電解鋁行業鋁加工項目建設和新型陰極鋼棒等節能技術改造,支持開展鋼棒澆筑節能技術改造,完善企業間長期鋁水直供合作機制。水泥行業確保省內32.5水泥產量比例下降50%的目標。支持西寧特鋼加快精品特鋼大棒線技術改造。繼續推進鐵合金行業余熱發電、煙氣粉塵回收等技術改造工作進度。加快光伏行業高效多晶硅片及逆變器、光伏玻璃、藍寶石等配套項目建設進度。
- [責任編輯:Ju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