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經省、州安監部門相關專家實地查看及集中審核,花垣縣錳礦區D區域和鉛鋅礦區第二批8個采區的安全預評價與初步開采設計順利通過評審。至此,該縣通過安全評審的錳區域達4個、鉛鋅采區達20個,分別占整合任務的80%和51.3%。其中,錳礦區B、C區域和鉛鋅礦區李梅4采區、芭茅7采區投入整改試產,其余正陸續進行施工建設。這標志著花垣錳鋅礦山整治整合在加快推進中取得新的突破。
今年以來,花垣縣把錳鋅礦山整治整合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強化措施,全力推進。縣委、縣政府堅持每周召開1次以上常委會和常務會,專題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主要領導平均每月深入礦山督導4次以上,并多次參與業主大會,指導企業合理確定股權、組建緊密型公司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各整治整合組縣級領導長期帶隊進駐礦區,深入一線推進工作。相關職能部門和涉礦鄉鎮集中精力,開展全程跟蹤服務,協助上級業務部門及中介機構實施礦硐實測、儲量檢測、開采設計和安全評價;指導企業編制安全專篇、改進開拓系統、抓好環境治理等。并對企業注冊、變更登記及整合辦證開辟“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
按照“典型引路、重點突破、逐步推進、全面鋪開”的思路,該縣將錳礦區B區域、C區域和鉛鋅礦區李梅4采區作為整治整合樣板,助推其率先取得實質性突破,并于3月22日召開現場會,推介成功經驗,提出指導性意見。通過示范帶動,其他區域和采區學有典型、趕有目標,整治整合相關工作后來居上。與此同時,創新整合模式,在股權確認上實行“一企一策”,充分尊重業主的一致意愿,引導企業采取礦硐有效進尺、礦硐數、資產分類定價、民主投票、集體協商等辦法,靈活確定股權比例,并以股份合作或兼并收購方式加快礦權整合進程。
為使整治整合后的礦山符合“四個一”、實現“五個統一”,并具備“三證一照”和達到“八個一律”要求,花垣嚴把驗收程序及標準。即整合礦山必須取得州里批復,并通過所在鄉鎮及縣國土、安監、環保、經信、工商、公安等部門9道審核關口,作業人員經培訓合格,且報請縣整治整合領導小組核準后,方可進行施工建設;把驗收標準細化為31項,企業施工建設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整改試產。推行“一個整合區域(采區)、一套具體方案、一個時間表”倒逼機制,對不積極參與、未能按規定時限完成整合的企業,依法依規責令其退出整合。
該縣保持對礦山“打非治違”的高壓態勢,強化對已關閉、封堵礦硐的監管,嚴厲打擊偷挖盜采等違法行為。縣直職能部門及涉礦鄉鎮均組建專職隊伍,對礦山實施動態巡查,并完善聯動機制和舉報獎勵制度,一旦發現私自開硐生產,或利用臨時開硐實測及施工建設從事非法采礦的,從嚴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同時,實行人防與技防相結合,分別以錳礦區C區域和鉛鋅礦區老虎沖2采區為試點,建立電子視頻監控系統,提升了科技監管水平。
隨著礦山整治整合的穩步推進,目前花垣已有11家電解錳企業、1家電解鋅企業和17家鉛鋅浮選企業恢復生產,縣域經濟逐漸回升。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21.86億元,完成GDP12.57億元,實現財稅收入1.87億元,4月份環比分別增長3.1%、41.1%和9.3%。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