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2014年上半年,中國內地鋼鐵生產繼續穩定增長,但同比增速明顯回落,粗鋼日產水平不斷創新高,粗鋼產量占世界鋼產量的比重達到50.15%。會員企業產量增幅小于其他企業。分地區來看,西北和中南地區同比增速進一步提高,華北和西南地區同比增速大幅回落。江蘇和遼寧省同比大量增產,河北省減產最多。同時,隨著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逐步開展,鋼鐵投資進一步萎縮,新開工項目大幅減少,鋼加工、煉鋼、煉鐵投資比重進一步下降,投資方向進一步向礦山投資集中。
上半年,鋼鐵工業(包括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煉鐵業、煉鋼業、鋼加工業,扣除了鑄造業和鐵合金業)在建項目計劃總投資為11950.43億元,同比增速從去年上半年的增長4.71%轉變為今年上半年的下降4.23%;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75.07億元,同比增速從去年上半年的增長5.88%轉變為今年上半年的下降7.08%。
鋼鐵行業是全國19大行業56個子行業中上半年完成投資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的行業。其中,煉鐵業同比大幅下降41.01%,鋼加工業同比大幅下降12.62%,煉鋼業同比下降6.51%,只有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同比增長10.83%。其中,1~6月份累計的煉鐵、煉鋼、鋼加工的投資降幅比1~5月份累計降幅均有所縮小,礦山采選的投資增幅也比1~5月份累計增幅有所縮小。(見圖1)
鋼鐵工業新開工項目1992個,比去年同期減少290個,其中主要是鋼加工項目減少121個、煉鋼項目減少70個,礦山、煉鐵項目也均有所減少。
從投資方向看,鋼加工、煉鋼、煉鐵投資比重進一步下降,僅礦山投資比重較大上升。其中,鋼加工完成投資1116.44億元,占總投資額的47.01%,比去年同期下降2.98個百分點;煉鋼完成投資422.33億元,占總投資額的17.78%,比去年同期下降0.12個百分點;煉鐵完成投資83.80億元,占總投資額的3.53%,比去年同期下降2.03個百分點;黑色金屬礦采選完成投資752.49億元,占總投資額的31.68%,比去年同期提高5.13個百分點。(見圖2)
從上半年資金來源來看,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投資2157億元,同比下降8.4%。其中,民間投資1714億元,同比下降3.9%。民間投資降速比全行業低4.5個百分點,占全國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投資的79.46%,比去年同期提高3.64個百分點。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完成投資752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民間投資66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7.0%。民間投資增速比全行業高6.2個百分點,占全國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完成投資的87.90%,比去年同期提高4.68個百分點。這說明鋼鐵工業投資的主體以民間資本為主,而且民間投資的比重在不斷提高。
上半年,全球63個主要產鋼國家和地區共生產粗鋼8.21億噸,同比增長2.51%;平均日產453.79萬噸,比2007年金融危機前的日產水平大幅增長了25.27%。(見圖3)
其中,扣除中國大陸后,全球粗鋼產量為4.09億噸,同比增長2.04%,從去年同期的負增長2.7%轉變為正增長,但增速比世界合計低0.47個百分點,比中國內地低0.95個百分點;平均日產226.22萬噸,比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日產水平少2萬噸、低0.87%。這說明上半年世界鋼鐵產量的增長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除中國大陸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鋼鐵生產總體上繼續保持了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的穩定增長態勢,但增長速度略低于中國內地,已接近金融危機前2007年的生產水平。
上半年,除了獨聯體粗鋼產量下降0.98%、南美洲下降2.60%、大洋洲下降4.77%外,其他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中東從去年同期的微幅增長0.2%轉為大幅增長9.53%,呈現穩定、持續的高增長狀態,日產水平比2007年大幅增長了76.98%;其次是歐盟27國沿續去年8月份以來的同比持續增長態勢,從去年同期的下降5.1%轉變為增長3.78%,但日產水平比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仍低16.25%。
除中國大陸外的五大產鋼國家,粗鋼產量同比全部增長。其中,增幅最大的是韓國,從去年同期的下降5.3%轉變為大幅增長9.07%;增幅最小的是俄羅斯,從去年同期的小幅下降2.9%轉變為微幅增長0.73%。與2007年日產水平相比,印度和韓國的產量分別大幅增長了69.78%和41.65%,其余3個國家均未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生產水平。
我國粗鋼產量再創新高
在世界鋼鐵生產穩定增長的情況下,我國鋼鐵生產繼續穩定增長,但同比增速明顯回落。今年上半年,全國共生產粗鋼4.12億噸,同比增長2.99%,生產生鐵3.62億噸,同比增長0.51%,生產鋼材5.52億噸,同比增長6.45%。雖然同比繼續增長,但增速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回落,鋼、鐵、材同比增速分別較去年同期回落4.43個百分點、5.22個百分點、3.76個百分點,特別是主要耗能環節的鐵產量僅微幅增長。
從上半年各月粗鋼平均日產水平看,每個月都超過去年2月份所創下的220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而且除5月份環比略有下降外,每月都在環比上升,并不斷創新高。其中,6月份粗鋼日產水平超過230萬噸,相當于年產8.43億噸水平。
今年上半年,我國粗鋼產量占全球鋼產量的比重達到50.15%的新高。
中南地區同比增速最高
從六大區今年上半年的同比增幅看,只有華北減產了2.61%,其余五大區均同比增產,其中中南地區較大增長了9.45%,西北地區較大增長了8.04%。與去年上半年的同比增幅比較,只有西北和中南分別小幅擴大了3.5和2.5個百分點,其余4個大區的增幅均有所縮小,特別是華北和西南均大幅縮小了11個百分點。(見圖4)
從各省今年上半年同比增產情況看,江蘇和遼寧增產量最大,分別增產406.59萬噸和251.98萬噸,占全國上半年增產量的一半以上,達到55.09%。增產超過100萬噸的還有云南(113萬噸),湖北和廣西(均為110萬噸)、河南(102萬噸)。減產最大的是河北,減產291.46萬噸;減產超過50萬噸的有重慶、黑龍江,分別減產67萬噸、57萬噸。
會員企業產量增幅較小
上半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鋼產量同比增長2.66%,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33個百分點;會員企業鋼產量占全國產量的比重從去年上半年的79.17%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78.92%,下降了0.25個百分點。其他企業鋼產量同比增長4.24%,比會員企業高1.58百分點,增幅各月均在正負5%以內小幅波動,與前幾年有時大幅增長100%以上、有時大幅下降40%左右的大幅震蕩情況相比,波動幅度明顯縮小。
長材產量增速最高
上半年,在鋼材品種中,除其他鋼材外,產量同比增速最高的是長材7.70%,其次是鐵道用材增長6.19%、管材增長5.30%,增速最低的是板帶材增長4.12%,板管帶材比下降到了49.83%,比最高時2008年的53.18%下降了3.35個百分點。
在22大類品種中,除其他鋼材外,產量增速超過10%的有冷軋薄板、中板、大型型鋼、鍍層板(帶)、冷軋窄鋼帶、鋼筋6個品種,減產的只有特厚板、中厚寬鋼帶、熱軋薄板3個品種。(見圖5)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