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fmg四大國際礦商合計鐵礦石產量4.69億噸,同比增長12.9%,進而推動全球鐵礦石供給大增。同期,我國進口鐵礦石4.57億噸,同比增長19.1%,即使國內礦山加大減產力度,也難以緩解鐵礦石供求矛盾。
國內礦山開工率低位運行,海外鐵礦石發貨量居高不下
2014年6月我國鐵礦石產量1.39億噸,同比增長7.3%,增速較上月下滑5.4個百分點,顯示國內礦山擴產速度明顯放緩。由于二季度礦價加速下跌,迫使國內大型礦山也開始減產。
據對70家獨立礦山最新調查統計,截至7月25日大型礦山開工率為73.5%,中型礦山開工率為46.4%,小型礦開工率為38.2%,均處于年內低位,預計7月份國內鐵礦石產量增長繼續受到抑制。
圖一:國內礦山開工率走勢

不過,由于國際大型礦商憑借低成本擴大出口,國內礦山減產難以有效緩解鐵礦石供求矛盾。2014年6月我國進口鐵礦石7457萬噸,同比增長19.7%,連續四月維持雙位數增長;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45716萬噸,同比增長19.1%。中鋼協按“鐵-礦”衡計算,2014年上半年我國鐵礦石供應超過需求5200萬噸。
據監測,上周(7月28日-8月3日)澳洲、巴西、印度鐵礦石發貨總量1911.4,持續四周處于1900萬噸以上。預計7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石依然快速增長,供大于求依然明顯。
圖二:澳洲、巴西、印度鐵礦石發貨量走勢

四大國際礦商擴建項目投產,上半年鐵礦石產量同比增長12.9%
2013年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fmg國際四大礦商鐵礦石產量分別為2.66億噸、1.86億噸、3.08億噸、1.27億噸,合計8.86億噸;銷量分別為2.59億噸、1.86億噸、3.06億噸、0.95億噸,合計8.46億噸。當年,全球鐵礦石貿易量12.2億噸,四大礦商銷量占到近七成。
2014年上半年力拓鐵礦石產量1.4億噸,同比增長9.61%;必和必拓鐵礦石產量1.06億噸,同比增長20.51%;淡水河谷鐵礦石產量1.51億噸,同比增長6.93%;fmg鐵礦石產量0.73億噸,同比增長23.15%。今年上半年國際四大礦商合計鐵礦石產量4.69億噸,同比增長12.9%,推動全球鐵礦石供給大增。
表一:國際四大礦商鐵礦石產量
力拓產量必和必拓產量淡水河谷產量fmg產量
2014年第一季度(千萬噸)6.644.937.112.96
同比增長8.44%22.57%5.22%17%
2014年第二季度(千萬噸)7.315.667.944.38
同比增長10.68%18.78%8.50%27.70%
2014年上半年(千萬噸)13.9510.5915.057.34
同比增長9.61%20.51%6.93%23.15%
四大國際礦商產量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其擴建項目的投產。2013年9月力拓完成將基礎設施年處理能力提至2.9億噸的擴建項目,預計2015年上半年末還將提至3.6億噸。2013/14財年,fmg投資92億美元的年產1.55億噸擴建項目完成,2014年6月年化產能達到1.6億噸。由于jimblebar礦年產能擴至5500萬噸及黑德蘭港生產率提升,必和必拓預計2014/15財年西澳鐵礦石產量約2.45億噸。淡水河谷產量提升,主要因北部卡拉加斯礦區今年二季度產量同比增長33.7%至2928萬噸,南部體系產量二季度增9%至2231萬噸。
鋼企信心不足、資金緊張,抑制礦價反彈
由于今年鐵礦石進入供過于求局面,礦價下跌幅度要遠高于鋼價跌幅。截至7月末普鋼絕對價格指數報3,393.5元/噸,較年初下跌6.58%;礦石絕對價格指數報700.5元/噸,較年初下跌26.9%。
原材料采購成本的大幅下滑,形成鋼企“鋼價跌、盈利升”的局面,導致國內鋼鐵產量居高不下。中鋼協數據顯示,6月大中型鋼企實現利潤57.61億元,環比增長1倍。
在持續下跌兩個多月后,6月中旬末京唐港61.5%澳粉車板價跌至615元/濕噸的年內最低位,隨后礦價出現止跌反彈,目前維持在655元/濕噸。一方面,國內鋼廠在盈利、產量雙升后,在7月份迎來一波補庫,截至8月1日進口礦庫存平均使用天數達到29天,高于6月中旬24天的低谷。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礦山減產力度加大,且礦價跌至邊際成本線附近,礦商追跌意愿不強。
圖三:京唐港61.5%澳粉車板價與鋼企進口礦庫存平均天數走勢

與此同時,國內進口鐵礦石港口庫存也出現下滑,截至8月1日達11333萬噸,持續四周下滑,較6月20日11621萬噸的年內最高位略降2.5%,較年初依然增長26.9%。
不過,淡季行情下,鋼材市場需求難以放量,且鋼企財務費用過快增長,應收賬款大幅增長,加劇資金緊張局面,導致鋼企對原材料采購仍然謹慎,抑制礦價進一步反彈。今年上半年,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期間費用同比增長9.35%,其中財務費用增長29.25%、銷售費用增長18.03%,而管理費用同比下降6.02%;企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3.05%,應付賬款增加6.38%,資金周轉效率進一步降低。
總體來看,隨著四大國際礦商擴建項目投入運營,澳洲、巴西、印度鐵礦石發貨總量難以下降,我國進口鐵礦石供給壓力不減,鐵礦石供過于求依然明顯,港口庫存仍處于高位。雖然7月匯豐制造業pmi、中國制造業pmi繼續回暖,宏觀經濟企穩向好也帶動了股市等資本市場出現反彈,不過回暖力度有待觀察,短期內鋼市信心仍然不足,處于盤整觀望,進而打壓礦價。不過,鋼鐵企業盈利好轉以及產量高位運行,對礦價有一定支撐力度,預計短期內仍處震蕩運行態勢。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