鉻鐵礦在中國屬于稀缺資源,絕大多數依賴進口。而津巴布韋的鉻鐵礦產量居全世界第二位。因此,有不少中國鉻鐵生產企業進駐津巴布韋,但是由于鉻鐵市場的不景氣,近年來能夠盈利的寥寥無幾。由中國安徽外經建設集團和津方合資成立的津安公司自從2012年在津巴布韋投入生產以來,不僅很快實現了盈利,并且將冶煉鉻鐵剩下的廢渣進行二次提取,變廢為寶,走出了一條生產與環保雙豐收的道路。
在津巴布韋南部城市奎魯的工業園區,津安公司的兩個電爐日夜不停地運轉著,巖漿一般熾熱的鉻鐵合金從爐子里流淌而出,經過冷卻、加工、包裝,運往中國、韓國、歐洲、北美等地。
津安公司總經理周學恭說,“鉻鐵合金在中國國內屬于戰略儲備物資。所以我們的項目從立項到進口補貼,中國政府給予了很多支持。而津巴布韋鉻的原礦儲備排全世界第二,津巴布韋政府禁止原礦直接出口,大力倡導將鉻礦加工成鉻鐵合金再進行出口,這樣可以增加津巴布韋的就業、稅收和出口創匯,所以津巴布韋政府也很支持我們。”
在津安公司進入津巴布韋之前,津巴布韋境內已經有多家以冶煉鉻鐵合金為主的中國企業,但由于鉻鐵合金市場不景氣,出售價格持續走低,不少企業只是勉強維持。而津安公司在奎魯投資生產僅兩年來就獲得了每月200萬美金的銷售收入,預計3年收回投資成本。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Ju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