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利潤的鐵合金企業在行業里屈指可數,即便如此,一些新建的大項目正在上馬。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包括中衛、銀川、鄂爾多斯(600295)等地此前尚有一些已批新建但未建的硅鐵項目,初步統計產能在100萬噸左右,根據寧夏政府規定,這些硅鐵新項目必須在9月之前建成投產。
在記者調研的公司中,寧夏天凈冶金有限公司、中衛茂燁冶金有限公司、內蒙古烏海君正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均有新增產能。其中,內蒙古烏海君正為例,該企業新建項目有6臺63000千伏安設備,建成后產能將新增近40萬噸硅鐵。
業內人士指出,鐵合金行業也將陷入越淘汰,產能越大的怪圈。像鋼鐵行業一樣,政府主導淘汰小高爐,企業紛紛響應,紛紛擴大產能上大高爐,最終產能越做越大。
“再建硅鐵新項目就沒有可能了,所以都會趕在9月之前建好,即便硅鐵價格再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生產商人士擔憂,多數企業上的項目都是“大爐子”,未來市場供求格局還將被打破,價格下行壓力會加大,行業日子會越來越難過。
一位銀川當地從事鐵合金進出口的貿易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按照行業目前水平,沒有一家鐵合金企業賣硅鐵掙錢,畢竟生產成本擺在那兒。
寧夏天凈冶金有限公司銷售中心主任劉黎明介紹說,生產一噸硅鐵需要硅石是1.7~1.75噸,硅石到廠含稅每噸130元,需要蘭炭1.1~1.15噸,蘭炭到廠含稅每噸750元,氧化球團350公斤,球團到廠含稅每噸1300元,電極糊50公斤(價格每噸3000元),綜合電耗每噸8200度,鋼材20元,人力成本300元。按此計算,每噸硅鐵生產成本在5600元至5700元。
由于產品定價權在鋼廠手里,雖然“產品屬于‘超賣’狀態,但是價格卻上不去。”劉黎明認為,中衛100萬噸產能,只有50萬噸開工,賠錢還在建新項目,也有一個合理的理由:生產規模擴大,噸硅鐵生產成本會下降,余熱發電也會使得硅鐵生產成本每噸下降160元,另外鋼材、水泥等原材料市場低迷,建新爐子成本低。
由此,電力成本占據整個硅鐵生產成本的65%左右。但根據電價不同,各家企業硅鐵每噸成本又不盡相同,諸如鄂爾多斯西金礦冶的硅鐵生產成本僅需4500元左右。
因此對于電力成本低的企業來講,優勢將非常明顯。目前,天凈冶金擁有32兆瓦余熱發電廠,相當于3萬機組熱電廠,以及90萬千瓦時的220kv變電站,一般理論電價為每度0.45元,部分企業還將獲得政府電價補貼,優惠在2分一度電。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即便有些企業在虧損生產,但也不會輕易減產或是停產,一方面,有些企業可能硅鐵不掙錢,多數大型企業自有礦山和電廠,鐵合金只是他們對資源變現的一個媒介,雖然生產鐵合金虧損,但上游原材料有豐厚利潤;另一方面,重啟硅鐵生產裝置需要較高的成本。
“必須連續生產,設備重新開起來需要20多天。”秦燕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特殊情況如炸爐也時有發生,如果沒有較多意外,爐齡一般可以達到兩三年,但常規檢修每個月都有(單次時間要視冷卻條件而定),大修如管道檢修2年多一次,檢修時間一般為40天,公司比較特別的是,以產定銷,僅有一部分做貿易。據了解,硅鐵冶煉難度較硅錳高,單次檢修時間要視冷卻條件而定,設備重開一次一般需要200~300萬元開爐費用。(中國證券報)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