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鎳鐵產量總體出現“前高后低”現象。7月初,遼寧某鎳生產骨干企業營銷人員及市場人士就此分析認為,上半年國內鎳業走出了下行行情,后市或還有三大難題困擾。
資源缺口或持續存在
相關市場人士認為,今年1月份,印度尼西亞政府發布了紅土鎳礦禁止出口禁令。印尼是全球第一大鎳礦出口國,其在全球供應中占有18%~20%的份額。這使全球鎳生產企業、進口商、海運業、流通業等整個依靠進口紅土鎳礦生產和經營的流通鏈遭到沖擊,國內相關鎳鐵生產企業抓緊時間組織貨源和生產經營,產量指標出現了“前高”現象。1月份,鎳鐵金屬量產量為4.05萬噸,2月份沖高到4.17萬噸;后續3個月則走向下坡路,其中3月份3.89萬噸、4月份3.86萬噸、5月份3.75萬噸。今年前5個月,鎳鐵金屬量總產量為19.72萬噸,折合實物產量約289.86萬噸。
出現上述情況的關鍵因素是,進口印尼紅土鎳礦受限,庫存出現波動。以港口庫存量數據觀察分析,1月初約為2580萬噸,2月初約為2525萬噸,3月初約為2336萬噸,4月初約為2024萬噸,5月初約為1930萬噸,6月初約為2274萬噸。
目前,國內鎳鐵業每月消耗紅土鎳礦在600萬噸以上,而6月初儲量僅能滿足3個月的生產需求。這種情況并不樂觀,全球性鎳礦資源缺口跡象已經顯現。預計短缺將出現在8月份或9月份,鎳鐵價格上漲將帶動電解鎳的走勢。中期來看,在基本面的支撐下,鎳價將持續走高,持續的時間取決于印尼政策延續性及印尼鎳鐵項目的投產情況。
麥格理銀行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印尼原礦出口禁令持續,全球市場5年內都將存在供需缺口。今年印尼鎳礦石出口將下跌82%,至11.3萬噸金屬量;全球鎳礦石開采量則將下跌21%,至180萬噸金屬量。據外媒報道,禁令實施幾個月來,鎳價格上升了約56%。摩根士丹利公司預計,未來5年內,全球鎳金屬市場需求將高于產出,將連續5年出現鎳短缺。而印尼則希望通過出臺原礦出口禁令,使得更多的出口商在當地建造冶煉廠,從而提高印尼礦產品的附加值。而印尼方面預計,短期內中國對印尼鎳礦的進口會減少,但希望這不會是長期現象,印尼希望能夠吸引更多加工方面的投資。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港口庫存量與前些年相比已經至少下降了23%。
海外投資風險問題
面對紅土鎳礦資源不足的矛盾,國內一些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投資建廠。如印尼蘇拉威西島中國-印尼經濟合作區青山園區,由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上海鼎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印尼八星投資公司合作開發的一個鎳鐵冶煉項目正在建設之中。這一項目總投資近6.4億美元,計劃于2015年投產。屆時,該項目將成為印尼大型鎳礦冶煉廠,達到年處理紅土鎳礦約300萬噸、年產鎳鐵30萬噸的生產規模。
需要關注的是,近期從在北京召開的北京礦業與投資峰會上傳出消息,據業內統計,“十一五”期間,中國企業海外礦業收購的失敗率高達95%。盡管有人對這一結論的準確性留有質疑,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年來,確有一些有關國內企業海外礦業收購不成功的報道。近期,中國鋼鐵工業協發布的信息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企業境外固體礦產投資項目32例,與去年同期持平;中方協議投資額9.13億美元,同比減少48.18%。
業內人士披露,國內企業收購海外礦業有一定難度,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收購過程艱辛,收購結果不理想。有的表現為收購遲遲不能到位,有的則表現為運行成本遠超預算。如某企業投資澳大利亞鐵礦項目,從2006年開始投資建設,直到2013年底才首次將鐵精礦粉裝船出口,比原計劃晚了4年,且超支80億美元。二是收購后的實際效果不理想,實際效益遠低于預期效益。據有關礦業指數顯示,在過去兩年,全球各類礦業公司市值平均下降超過50%,早期勘探公司市值平均下降超過60%,早期黃金勘探公司更是平均下降了80%左右。還有專家分析認為,在境外投資中,缺乏國際投資經驗仍是企業面臨的問題之一,容易忽視法律環境、工會規則等非投資性環境風險;在報價方面照搬國內情況,高估投資回報率等。
這種復雜的情況和問題須引起有關方面人士重視、思考和防范,并拿出有效的方法,規避風險。但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
價格上行是否可持續
倫敦金屬交易所數據顯示,鎳價從今年1月9日的13334美元/噸漲至5月13日的最高點21625美元/噸,創下兩年多來的鎳價新高。
2013年,我國不銹鋼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53%。此前,我國不銹鋼多采用低成本的鎳鐵來生產,鎳鐵產量的增加和大面積應用,使得鎳價出現持續3年的跌勢。但現在,我國的鎳鐵成本已經接近精煉鎳和歐洲的廢舊鎳價,國內一些重點不銹鋼生產廠也轉向使用不銹鋼廢料降成本,鎳鐵業面臨價格壓力。
在300系列不銹鋼產品中,鎳含量大體占8%~9%,而300系列不銹鋼大約占全球不銹鋼總產出額的三分之二。麥格理銀行稱,預計中國2014年不銹鋼產量增加9.1%。據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銹鋼分會數據,2013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為1898.4萬噸,同比增長18.01%,其中大量消費鎳的300系Cr-Ni不銹鋼977.1萬噸。按照平均增長9.1%的增幅測算,2014年預計增加300系不銹鋼產量88.92萬噸,總產量或達到1066.01萬噸,預示我國300系不銹鋼產量首次達到或超過1000萬噸;按照不銹鋼業每噸不銹鋼冶煉需要投入450千克鎳鐵預計,全年增加用量40.01萬噸。
截至6月20日,10%品位鎳鐵市場價為1350元/噸(鎳點),電解鎳為13.1萬元/噸,而2月初分別為970元/噸和9.59萬元/噸。這樣的漲幅將出現價格傳導問題,用戶成為漲價買單的終端。而受鋼材市場總體價格低迷影響,抑制了不銹鋼產品的漲價沖動。預計國內不銹鋼市場價格在6月~7月份將窄幅盤整,因此或將傳導到鎳市。(文章來源:中國冶金報)
- [責任編輯:Ju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