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982年末已探明的保有儲量為443億t,其中工業儲量占總儲量的54%。其特點是:貧礦多、難選礦多、復合礦多。在總儲量中富礦只占5.7%,貧礦占94.3%。在貧礦儲量中容易分選的磁鐵礦占68%,難選的赤鐵礦占32%。復合鐵礦約有100億t。根據地質成因及工業類型的不同中國鐵礦可分為10個類型。
(1)鞍山式鐵礦。中國主要鐵礦資源之一,占中國已探明鐵礦石儲量的1/3左右。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地區、冀東地區、山西;還有山東、江西等地。鞍山地區已探明鐵礦石儲量80億t以上,冀東地區有52億t。礦石的礦物組成簡單,含鐵礦物為磁鐵礦、假象赤鐵礦、赤鐵礦,有時含有少量褐鐵礦;脈石主要為石英,其次是角閃石、黑云母或輝石等硅酸鹽。這類礦石絕大多數為高硅貧礦,一般含鐵20%~40%,局部地區形成含鐵高于45%的礦石。礦石的特點是含硫、磷低。
(2)宣龍--寧鄉式鐵礦。分宣龍式及寧鄉式兩類,礦石結構差別不大,惟前者鮞粒較大,含磷較低,后者含磷及碳酸鹽礦物較高。主要分布在河北、湖北等地,礦石含鐵品位25%~50%,儲量占中國鐵礦總儲量的9%。重要鐵礦區有湖北長陽鐵礦,主要含鐵礦物為赤鐵礦及菱鐵礦,脈石礦物為方解石、白云石、綠泥石、膠磷石,含鐵較高,含磷也高,河北龍煙及湖南湘東鐵礦為赤鐵礦,主要脈石礦物為石英、綠泥石、玉髓、絹云母等,含鐵品位較高,一般大于45%。其他如四川綦江、廣西屯秋、貴州赫章、云南魚子甸及鄂西官店、黑石板等地。均屬含磷高、難選的鮞狀赤鐵礦貧鐵礦。
(3)白云鄂博鐵礦。中國獨特的復合鐵礦。礦石中含有豐富的稀土、鈮。此外還有方鉛礦、閃鋅礦、黃銅礦、黃鐵礦、鐵釷石、鋯石英、重晶石及磷灰石等。礦石種類繁多,浸染粒度極細,屬于難選礦石。它們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白云鄂博地區,工業儲量8億t,稀土金屬儲量居世界首位。礦床下部為原生帶,含鐵礦物為磁鐵礦;上部為氧化帶及過渡帶,含鐵礦物為假象(半假象)赤鐵礦、褐鐵礦及菱鐵礦。含鐵20%~50%。該礦根據脈石所含礦物的不同,有自熔性的白云石型礦石;含CaF2高的螢石型礦石和含堿金屬高的鈉輝石、鈉閃石、角閃石、云母型礦石。
(4)寧蕪鐵礦。主要分布在安徽省馬鞍山、蕪湖并延伸到南京的南山、東山、姑山及梅山等地區,馬鞍山附近工業儲量10億t。含鐵礦物為含釩、鈦的赤鐵礦、磁鐵礦,脈石礦物有方解石、白云石、綠泥石、高嶺土及云母。原礦含鐵品位由貧到富極不一致。該礦鐵品位較高;含磷也較高,一般平均在0.5%,最高達1.6%;脈石以石英為主。部分地區有自熔性礦石。
(5)大冶式鐵礦。主要分布在大冶、邯鄲等地。大冶鐵礦鐵品位較高,一般在45%~60%,含硫波動大。該礦分原生礦和氧化礦兩大類。原生礦主要為磁鐵礦,少量赤鐵礦、黃鐵礦、磁黃鐵礦、黃銅礦、輝銅礦和銅藍等。氧化礦主要為假象赤鐵礦、磁鐵礦、褐鐵礦、孔雀石、黃銅礦、黃鐵礦及輝鈷礦等,其脈石為石英、綠泥石、絹云母、方解石及白云石等。邯鄲鐵礦主要為磁鐵礦,少量黃鐵礦、黃銅礦及磁黃鐵礦,脈石礦物為透輝石、綠泥石、蛇紋石及少量石英。
(6)大寶山鐵礦。位于廣東境內,儲量2億t。礦床特點是:上部為鐵帽,下部含有色金屬如Cu、As、Zn、Bi及稀有金屬。鐵帽主要為褐鐵礦、水赤鐵礦、水針鐵礦;脈石以石英為主,其次為黏土、云母、石榴石等。礦石呈疏松土狀及蜂窩狀構造,也有致密狀和脈狀結構。礦物組成較復雜,屬難選礦石,目前開采的褐鐵礦品位平均為48.21%,成品礦含鐵54%以上。
(7)海南島鐵礦。分布在海南島省石萊及田獨一帶。為中國最大的富鐵礦基地。地質儲量3.1億t。礦石以赤鐵礦為主,品位達50%以上,伴生有少量硫化物及其他脈石礦物,提供煉鋼、煉鐵、燒結使用的富礦塊及粉礦。
(8)鏡鐵山鐵礦。位于甘肅酒泉一帶,儲量近5億t。主要含鐵礦物為鏡鐵礦、菱鐵礦及少量赤鐵礦與褐鐵礦,深部偶爾有少量磁鐵礦,其他共生有價礦物為重晶石。脈石礦物主要為碧玉、鐵白云石,少量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及絹云母等。礦石含鐵30%~40%,SiO220%,硫0.1%~2.8%。礦石呈條帶狀結構,結晶顆粒一般為0.02~0.5mm,需磨至小于0.076mm占85%以上才達到單體分離。
(9)攀枝花鐵礦。主要分布在西昌一滇中地區,此外還有河北承德地區。前地區礦床儲量已探明近百億t。礦石以磁鐵礦、鈦鐵晶石、鈦鐵礦為主,其次為磁黃鐵礦、黃銅礦、鉻鐵礦、鎳黃鐵礦、假象赤鐵礦和褐鐵礦,除鐵以外尚含有鈦、釩、鉻、鎵、銅、鈷、鎳、鉑族元素等十幾種有益成分。脈石礦物為拉長石異剝輝石、角閃石等。礦石中鈦鐵礦、磁鐵礦、鈦鐵晶石緊密共生,有的呈固溶體狀態存在,這增加了鐵與鈦分離的困難。原礦含鐵品位20%~53%。礦石有致密塊狀、致密一稀疏浸染狀以及條帶狀構造。鈦鐵礦多在磁鐵礦中呈格狀浸染,粒度0.05~0.1mm。
(10)大西溝鐵礦。陜西大西溝鐵礦儲量3億t。礦石成分較簡單,以菱鐵礦為主,其次為磁鐵礦;脈石為絹云母、石英及少量綠泥石、重晶石及鐵白云石。礦石構造以塊狀和條帶狀為主。原礦含鐵18%~35%,平均27%~31.33%,礦體上層還有銅及重晶石礦體。
- [責任編輯:Puyunyu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