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白粉市場這兩天市場最熱鬧的是圍繞四川龍蟒再次逆勢調漲眾說紛紜,不外乎兩種看法:一是外貿需求向好、市場庫存偏低和環保壓力,將迎來鈦白粉行業的“拐點”。部分樂觀人士認為,如果能夠穩定在目前情況并繼續上漲300-500元/噸,行業的拐點即可確立,將改變鈦白粉持續3年的下行周期。二是基于市場需求沒有利好消息的情況下,此次漲價尚不足以證明行業“拐點”的到來,國內“移庫效應”帶來的需求弱勢還很明顯,特別是生產商的庫存近期已經逐步攀升,“龍頭企業”優勢漲價,不能代表行業的“優勢”,市場暫時跟漲是“自然”現象,“有錢不掙是傻瓜”。在市場跟漲的情況下,勢必又會開足馬力生產,搶時間、搶市場“撈”一票,隨之市場就會“亂”像重現,在市場需求本就不景氣的時候“雪上添霜”。小編認為,兩種看法各代表自身的利益,龍頭企業逆勢漲價,是由生產規模、產品占有市場等優勢所決定,而看市場需求認為“拐點”言之過早的業內人士相對比較客觀。
國內鈦白粉行業真正的“拐點”在于“整合”,改變鈦白粉行業低端產能過剩、污染較大、生產規模不足、工藝相對落后、無序競爭嚴重這些行業發展的“瓶頸”,瓶頸不打破,小漲小鬧想持續拉漲絕非易事,況且行業現在還處在虧損邊緣“掙扎”。
中國涂料工業協會鈦白粉行業分會郭秘書長表示,鈦白粉準入條件,重在控制增量,優化存量,傳統硫酸法產能將受到嚴格約束,先進工藝的氯化法有望加速普及,“資源配置條件”和“環境荷載能力”已經成為我國鈦白粉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鈦白粉將迎來整合大年。
在《鈦白粉行業準入條件》修訂版中,重點強調了在既沒有可開發的鈦礦資源,又沒有硫酸資源配置的區域新建、搬遷進入硫酸法鈦白粉生產工藝系統的建設,應該進行一定程度限制。另外,鈦白粉工藝副產物必須建立起“資源化回收利用體系”。無論是國家鼓勵類工藝流程,還是新增限制類工藝流程,都明確規定采用目前國內、國際的先進工藝,避免和阻止平面化產能擴張的弊端。
鈦白粉生產工藝有硫酸法和氯化法兩種,但受到技術制約,98%以上的產能還采用20世紀90年代就棄用的硫酸法工藝。據了解,采用硫酸法工藝,每噸鈦白粉需消耗新鮮水100-150噸,綜合能耗約1.6噸標準煤,同時約產生濃度20%的廢硫酸8噸、酸性廢水100噸、廢渣8噸,以及含二氧化硫、酸霧和粉塵的廢氣2.5萬立方米。以可比口徑計算,國內鈦白粉行業每萬元產值的工業廢水排放量、廢氣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是化工行業平均水平的3.85、1.03、2.13倍,是全部化工行業相應指標的3-8倍。硫酸法的“三廢”排放,在市場不景氣狀況下,噸鈦白產品的環保處理費用甚至超過了企業的利潤。在環保壓力下無論企業愿不愿意都要實現環保清潔生產,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鈦白粉污染防治初稿,將在清潔生產、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置及綜合利用等方面提出要求。國內鈦白粉年產能過10萬噸的企業僅約10余家,而低于5萬噸的企業,合計產能有近50萬噸,如果該部分產能被淘汰,將減少行業總產能20%左右,供需關系將得到改善。
在環保壓力的促使下,行業走清潔生產之路的整合,促使行業健康發展,龍頭企業現有的“優勢”成為整合后行業共識,逐步形成供需的“平衡”,鈦白粉行業才能實現“拐點”,漲價才不是眾說紛紜的“焦點”,市場的認可才是檢驗“漲價”的標尺。
- [責任編輯:Mang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