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5月12日,湖南省寧鄉縣環保局副局長喻毅章及相關人員前往花明樓、道林鎮,就耐火材料企業環保整改情況進行了解。原來高聳的煙囪黑煙滾滾已成歷史,進行整改達標排放出來的氣體融入空氣中,自然、環保、和諧。
耐火材料行業主要使用煙煤為燃料,傳統生產方式是直接燃燒煙煤煅燒產品并直接排放煙塵,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主要污染因子為:SO2(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自2月底寧鄉縣耐火材料污染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寧鄉縣環保局對企業進行明察暗訪和現場執法,對違規生產、偷排企業進行拉閘斷電、責令限期整改等,有效遏制企業對環境造成進一步污染,初步整改成效明顯。這個原來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相關職能部門老大難問題、企業抵觸情緒厲害的利益問題,轉化成了群眾稱贊、企業好評、部門滿意的“三贏”局面。
在花明樓五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二車間,整改設備煤氣發生爐正在焊接安裝中。“剛開始認為環保局在刁難,現在看得到的好,感謝他們。”公司總經理黃成告訴記者,已完成整改的粉碎車間原來20多個工人,現在只要4個人就行,人工成本大幅降低;整改設備投入10多萬元,生產一噸產品比原來節約成本30多元,一年生產2萬噸以上,至少節約60萬元。在花明樓寧新耐火廠,寧鄉縣環保局環境監測站的工作人員正在對改造后的生產車間進行空氣取樣,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根據經驗和目測,排放應該基本達標,要待取樣后進行化驗、對比、分析,才能出來具體數據。廠長劉星向記者介紹了煤氣發生爐的工作原理:除塵、脫硝、除硫、送氣二次燃燒,最后排出的只有水蒸汽和二氧化碳。“節能至少達到30%以上,并且產品質量明顯提升,工人工作環境良好,周邊群眾個個稱好。”劉星說。
隨后來到道林鎮鑫星村強盛耐火廠,該廠在當地屬帶頭整改的企業之一。該廠的脫硫除塵裝置與煤氣發生爐為兩個獨立體,據廠長楊志明介紹,兩者同時起作用,所生產的廢氣塵料微之甚微;經改造后,純火煅燒出來的產品全部合格;原來20多人已只剩下7人做事;工人勞動強度減少近三分之二;煤耗一小時原來在140公斤以上,現在只需60公斤左右,“最重要的是當地群眾都滿意,老百姓心中有桿秤,這種實質性的改變,群眾切身能體會到。”楊志明說。在采訪中,鑫星村年過七旬的村民黃紅度稱:“改造前,到哪都是刺鼻的氣味,走哪都‘烏云’壓頂;現在好了,不冒煙了,空氣和水都變好了,養魚種菜和戶外活動不受影響了。”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