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焦化企業一直沒有走出寒冬,目前全行業所處形勢十分嚴峻,對于企業而言,虧損面高達40%,只有少數企業能依靠副產品勉強維持運營,卻不能長久。
焦化企業目前正處于“夾縫中求生存”的尷尬處境,焦化企業只能限產,并試圖改變銷售模式,相關數據顯示,金馬焦化限產15%,整個河南焦化行業平均限產25%,山東焦化廠限產20%~30%。
從2008年開始,焦化企業的生存困境就不容樂觀。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經濟放緩導致需求減少,嚴峻的外部環境使焦化企業產能過剩的現象越加嚴重。二是無序發展使焦炭產量一再創歷史新高,嚴重的產能過剩使企業面臨巨大的去庫存壓力。
焦化企業的虧損也就無法避免。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焦化行業實現利潤約79.22億元,主營銷售利潤率平均僅1.34%;焦化企業虧損面仍為38.87%,虧損額達117.7億元,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約74%。以山西省為例,只有兩三家企業賺錢,其他的獨立焦化企業都是賠錢的。同時,山西地區部分焦化企業庫存一度達到10萬噸以上水平,價格更是跌至七年來的低點。
面對巨大的產能過剩,焦化企業只能通過限產緩解。3月份國內焦化企業平均開工率從前期的七成,一路回落至六成左右,預計企業虧損面或再次達到40%以上。而通過提高價格改善環境,對于焦化企業來說卻困難重重。河北部分焦化企業主動上調了焦炭價格,但大多數焦企的調價呼聲并未被鋼廠接受,目前河北地區二級冶金焦主流成交價格也只是小幅上漲至950~980元/噸,對于企業現狀改觀沒有顯著作用。
目前國內焦化行業在調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并且盡量減少新增產能,但是焦化企業仍然面臨嚴峻形勢,欠款難收導致的資金緊張已成為焦化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短期內不會有所改變。
- [責任編輯:Ginna]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