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太陽能開發利用產業項目持續升溫。據海關最近數據顯示,東盟太陽能硅片市場增幅加大,其市場或超歐盟。
據南昌海關統計,2010年江西出口太陽能硅片3089噸,同比增長38.67%,出口量高位震蕩。數據顯示,東盟市場出口量激增,臺灣及歐盟市場比重下降明顯。江西太陽能硅片對臺灣出口991噸,下降12.29%,對歐盟出口523噸,下降7.88%,對東盟出口688噸,增長7.89倍。
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迅猛,亞太地區2010年光伏市場需求量更是大增。近年來,中國與越南、泰國、老撾等國就太陽能開發利用合作展開多次交流,以推動太陽能光熱利用、光伏發電等技術研究開發應用。東盟國家多處熱帶、亞熱帶地區,太陽日照時間長,具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發展太陽能產業是增加能源供給、促進節能降耗、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經之路。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啟動,中國和文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東盟國家步入“零關稅”時代,中國企業將東盟列為第二大市場,光伏產品出口量也隨之大幅增長。
歐盟曾是中國太陽能多晶硅片重要的出口市場,因受主權債務危機影響,部分國家已宣布削減太陽能補貼。歐洲太陽能產業協會(EPIA)作出未來5年歐洲市場預估值,指出2011年全球光電總需求將減少至10.8GW,歐洲市場將因補助減少而使年需求量下降30億瓦。
目前,中國光伏產業已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連續3年成為全球太陽能電池的第一生產大國。目前,中國光伏企業尚依賴出口,易受歐洲市場影響,光伏產品出口市場逐步轉向東盟等地區,或將逐步改變這一局面。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