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鎳價繼續上漲步伐
在世界宏觀經濟環境好轉的背景下,2010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價走出一輪牛市行情,全年三個月期貨鎳平均價為21900美元/噸,較上年的14690美元/噸上漲49%。倫敦金屬交易所鎳庫存則是從年初的15.6萬噸下降到年底的13.6萬噸。
2010年國內鎳價總體低于國際市場,全年平均價約為16.7萬元/噸,在2010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超過3%,國內鎳庫存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國內鎳價總體低于國際水平2-3萬元/噸。由于鎳價長時間"外高內低",進而刺激了出口。據海關統計,2010年我國共出口電解鎳5.3萬噸,同比增加95%。
二、全球鎳市場供應持續增加
2010年以來,隨著鎳價的企穩回升,大部分在金融危機期間被迫減產或者停產的企業陸續恢復生產,加之淡水河谷位于加拿大的鎳項目罷工結束,全球鎳產量增加明顯。據INSG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鎳產量約為142萬噸,比2009年增加近8萬噸。隨著許多在建新項目2011年陸續投產,預計2011年全球鎳產量將達到160萬噸,比2010年增加18萬噸,全球鎳供應增加在未來兩年已成定局。
全球鎳供應持續增加的另一個來源是中國鎳鐵產量的快速增加。2010年我國鎳鐵產量為16萬噸(鎳金屬量),已接近我國原生鎳產量的1/2,鎳鐵在我國乃至全球鎳行業的地位愈發重要。
三、全球鎳消費逐漸回升
經歷了連續兩年消費量下滑的考驗后,2010年全球鎳消費量增加12%,達到146.2萬噸,其增速遠超過產量增速。其中中國的鎳消費量為50.5萬噸,占當年全球鎳消費量的34.5%。鎳消費強勁復蘇的原因主要是經濟環境的明顯改善,世界不銹鋼產量大幅度增加,2010年上半年全球不銹鋼粗鋼產量已經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全年不銹鋼粗鋼產量有望增加20.7%,達到3030萬噸,其中用鎳較多的奧氏體不銹鋼占72.2%。此外,汽車,能源及航空等非不銹鋼領域對鎳的需求也有明顯好轉,2010年這些領域對鎳的消費同比增長10-13%左右。
四、我國鎳表觀消費量下降
在國內產量增加的同時,2010年我國鎳產品進口量較上年回落,全年共進口電解鎳18萬噸,同比減少26.8%,鎳鐵進口也下降明顯,全年我國鎳鐵進口量為13.4萬噸,同比下降42.7%。我國性價比更高的含鎳生鐵生產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替代進口鎳鐵。
隨著發達國家不銹鋼生產的復蘇,大量積存在我國港口保稅區倉庫的電解鎳被用于再出口。進口的減少,出口的增加,導致了2010年國內鎳表觀消費量下降。
綜合國內鎳生產和進出口情況分析,2010年我國鎳表觀消費量為52.6萬噸,同比減少9.2%?鄢a和流通環節的正常庫存,2010年國內新增鎳庫存為負,消化了部分2009年的庫存。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