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三部委3日發出聯合通知,要求對2005年以來開工建設的鋼鐵項目進行一次性清理。清理結果要于年底前報送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若存在瞞報情況,所涉及區域的“十二五”產業布局將實現“區域限批”。
這也是繼6月國務院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34號文)以來,主管部門就鋼鐵產業調整再次出臺具體措施。清理內容主要包括產能總體情況,項目核準情況,項目用地情況,以及項目節能環保等情況。三部委解釋此次清理的目的是為“十二五”鋼鐵產業布局、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供第一手資料,為鋼鐵產業宏觀調控提供重要依據。
發改委產業協調司相關人士表示,此次要求清理鋼鐵項目并不是簡單的關停淘汰落后鋼鐵項目,與淘汰落后產能相比,此次清理是針對鋼鐵全行業,重在結構調整和優化布局,“除了關停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也是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方面。”事實上,自2004年宏觀調控國家清查江蘇鐵本項目后,鋼鐵新建項目在各省區的上馬一直未停止過,正因為如此,國內鋼產量從2004年的2.7億噸增長了一倍多,2009年已達5.68億噸。
中國鐵合金網簡評:三部委的通知,或許預示著未來中國將加強對鋼鐵行業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建立嚴厲的罰戒擅建新項目的制度。在我們看來,將鋼鐵項目清理與“十二五”掛鉤,這招非常厲害,恐怕沒有哪里的地方政府敢無動于衷。或許這也就意味著中國的鋼鐵行業離真正的冬天已經不遠了,以前我們總在說限制鋼鐵產量,但是鋼鐵產量卻在年年擴大,問題就出在我們一直在說限制鋼鐵產能,但是在關停一部分小的鋼鐵產能的同時又一批更大的產能陸續上馬,所以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越來越嚴重,這就是顧此失彼的最終結果。
此次鋼鐵項目清理的執行力度如能真正的嚴格起來,那么鋼鐵不斷膨脹的產能必將得到遏制,而對鐵合金行業的影響也會陸續顯現出來。隨著國家對鋼鐵行業的整合,未來鋼鐵行業做大做強也成為目標之一,小型鋼廠逐步退出市場,產能向大鋼廠集中,這也將深刻的影響原料供應企業,沒有實力的合金企業是很難有立足之地的。所以從長遠來看,這對于行業的發展是有利的,能更好的促進合金行業企業的整合,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