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相關部門正在開展對十種金屬進行戰略收儲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工作已經進入驗收狀態。這十種金屬全部為稀有金屬,分別是稀土、鎢、銻、鉬、錫、銦、鍺、鎵、鉭和鋯。
研究收儲的十種金屬品種中,一部分屬于我國具有儲量優勢的品種(如稀土、鎢、銻),但在長期的開采利用過程中,并沒有做到合理有序開采和節約利用資源,無證開采、濫采亂挖、浪費資源以及嚴重破壞周邊生態環境的現象長期存在。且由于環保成本相對較低,部分品種的市場價格長期低于實際價值。另一部分品種,如鉭等屬于我國的稀缺資源,對外依存度大、需要長期依賴進口,受海外市場價格波動影響明顯。
相關人士指出,此次進行戰略收儲的研究,就是希望通過收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調節市場供需平衡,達到維持價格穩定運行的目的。而研究收儲的十種金屬,除了稀土、鎢和銦外,都是首次進入國家層面的收儲計劃。
事實上,小金屬在工業經濟發展中的戰略意義日益重大。2010年以來,國家工信部、國土資源部以及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多項鼓勵資源整合、產能集中的措施,涉及稀土、鎢、銻、鉬、錫等多個金屬品種。
據業內人士分析,我們國家的產量很大,中國鉬資源儲量占世界38%。中國,美國和智利供應世界80%以上的鉬,近十年以來國內對鉬一直打算收儲,但一直沒有收儲成功,所以戰略收儲難度比較大。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