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中國藍星集團正在洽談收購挪威太陽能硅產品生產商ElkemAS(?)集團的部分或全部股權。根據埃肯的財務數據和分析師報告,藍星集團若成功收購埃肯,或需斥資約10億美元。
?鲜桥餐摵霞瘓F旗下的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硅金屬供應商,擁有全球15%以上市場份額。此次藍星出手洽購,表明光伏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對硅原料旺盛的需求,促使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以克服我國在硅原料生產技術上的短板,掌握硅生產的高端技術。
據路透社報道,此次挪威聯合集團出讓?系牟糠只蛉抗蓹,源于母公司尋求剝離非核心資產,強化主營業務。
在新能源產業(含風能、太陽能、核能等)高速發展并列入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推動下,市場對硅原料的需求急劇膨脹。據中國光伏產業聯盟提供的數據,我國今年多晶硅產量預計在4萬噸左右,而需求在8萬噸左右,缺口達4萬噸。激進的觀點甚至認為,明年中國至少需要16萬噸的多晶硅料,而明年我國多晶硅的產能預計在6萬噸左右,這也意味著明年我國多晶硅缺口將達10萬噸左右。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央企巨頭中國藍星集團瞄準了硅產業,據了解,藍星集團擬將旗下藍星硅材料有限公司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工業硅研發、生產企業。目前,美國G E公司、美國道康寧公司、日本東芝和信越公司、法國普基公司等都到藍星商談過合資合作事宜。通過收購埃肯布局硅產業,對藍星集團意味著走捷徑。
對?细信d趣的不只有藍星集團一家。此前的8月30日,全球第三大鋼鐵制造巨頭———浦項制鐵首席執行官鄭俊陽就聲稱,“公司正在考慮收購太陽能面板用硅制造商?霞瘓F,為了拓展全球迅速發展的可再生能源材料市場,雙方正在就收購一事進行會談。”不過,10月底,鄭俊陽又通過媒體傳話稱,目前并未認真考慮要收購埃肯集團。
盡管我國高品質多晶硅需求旺盛,但核心技術有待突破。產業鏈上游多晶硅提純技術仍不理想,核心技術的缺失嚴重制約了我國光伏企業的盈利水平。日前,工信部信息司副司長刁石京就指出,我國光伏產業存在四大問題,其中就包括多數多晶硅企業在成本、質量等方面仍難以與國外抗衡;同時,國外企業在新興太陽能電池技術方面的持續進步,對我國產業后續發展形成較大競爭壓力。
藍星集團此次洽談收購?,其目的就是要在硅產業上游生產上掌握核心技術。硅是戰略性基礎原材料,在信息產業、新能源產業上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國要在硅產業上獲得突破,通過收購方式是一個可選擇的路徑。
?夏壳笆桥餐畲蟮墓I集團之一,也是世界一流的金屬和材料供應商,化學工業最大工業硅供應商,在工業硅冶煉和硅微粉回收處理技術上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